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渊明昔赋归去辞,后世寄声焦桐丝。
先生弹罢和者谁,春山花落啼子规。
这首宋代诗人潘玙的《听弹归去来辞》短诗,以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引,表达了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的共鸣。首句“渊明昔赋归去辞”直接提及陶渊明,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敬仰。接下来,“后世寄声焦桐丝”将陶渊明的思想寄托在琴弦上,焦桐是古代制作古琴的名贵材料,象征高雅的艺术表现。
“先生弹罢和者谁”描绘了一幅场景,有人在弹奏《归去来辞》的曲调,但并未明确指出具体是谁在弹奏,而是留下悬念,引发读者想象。最后一句“春山花落啼子规”,通过自然景象“春山花落”和杜鹃鸟“子规”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回应或应和着琴音,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琴为媒介,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隐逸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人情怀的深深理解和欣赏。
不详
东采桑,西采桑,春风陌上罗裙香。
为怕蚕饥急归去,回头忽见薄情郎,如何富贵却相忘。
春未来时花未觉,春欲去时花又落。
莫言世事无始终,春亦于花太情薄。
我今问花并问春,司花司春者何人。
空中髣髴有神语,此当问之于大钧。
不如再作问钧赋,赋成直上天门去。
扣天乞与花长春,免使花飞怨春暮。
山台惯与吟僧接,新剖澄江太守符。
前日相逢曾有约,今番一见必如初。
固知海里难为水,须认衣中自蕴珠。
握手只谭风与月,莫因名利复踌躇。
酒醒思往事,搔首倚危栏。
夜静风鸣树,天凉月满山。
客情怜去燕,秋思入幽兰。
抚剑发长啸,此身空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