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某枢臣事

蝇营狗苟剧奔忙,市井翻身到庙廊。

早有声名传狡狯,居然军国预平章。

佞臣头仗强邻保,暮夜金为狱吏偿。

三次飞书飞不到,可怜公子更无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官员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揭示了其行为背后的虚伪与权谋。首先,“蝇营狗苟剧奔忙,市井翻身到庙廊”,以“蝇”和“狗”的形象比喻这位官员在权力追逐中的卑微与急切,从底层社会(市井)迅速攀升至权力中心(庙廊),形象地展示了其政治生涯的迅速转变。

接着,“早有声名传狡狯,居然军国预平章”,指出这位官员虽早有名声,但其名声背后隐藏着狡猾与奸诈,不仅在军事和国家大事中扮演重要角色,暗示其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正当手段。

“佞臣头仗强邻保,暮夜金为狱吏偿”,进一步揭露了这位官员的依附性和贪婪本性。他依靠外力(强邻)保护自己,利用权力获取私利,甚至不惜牺牲道德底线,将贿赂视为与狱吏一样的合法收入。

最后,“三次飞书飞不到,可怜公子更无肠”,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这位官员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立无援,以及其道德沦丧的程度之深,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已丧失,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种人物的批判和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特定官员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权力追逐、道德沦丧、依附性强等现象,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纪江阴虚报冒功事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

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

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

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

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

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

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

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

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

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

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形式: 古风

题曾文正公全集后

理学兼经济,全者为名臣。

名臣在本朝,湘乡第一人。

仪封输浑厚,睢阳逊经纶。

俯视杨文定,旁置李文贞。

巍巍宫墙高,宜食两庑牲。

两庑贤虽多,大半难抗衡。

形式: 古风

题沙定峰读史大略后

读书明大义,忠孝淑□多。

时务要穷究,朝章宜蒐罗。

此是真学业,勖哉毋蹉跎。

宋儒讲性理,探索常入魔。

即使索之精,于世又如何。

汉儒勤考据,万言辨一字。

即令辨之详,未必济平治。

后有好学者,獭祭矜腹笥。

图书翻满床,自作还自注。

诘曲无和音,落索无生致。

谓之阳湖派,矜奇树一帜。

卓哉定峰子,读书怀大志。

一部十七史,穷究古今事。

其论既宏通,其才复恣肆。

可惜广陵散,遗响无人嗣。

形式: 古风

题曾文正家书后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