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文正公全集后

理学兼经济,全者为名臣。

名臣在本朝,湘乡第一人。

仪封输浑厚,睢阳逊经纶。

俯视杨文定,旁置李文贞。

巍巍宫墙高,宜食两庑牲。

两庑贤虽多,大半难抗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对曾国藩的极高赞誉。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清朝名臣,以其理学兼经济的学识和卓越的政治才能著称。诗中将曾国藩比作“名臣”中的佼佼者,认为他是本朝最杰出的名臣之一。

诗中提到的“仪封”与“睢阳”,分别代表了曾国藩的浑厚品德与经纶之才。与杨文定(杨士奇)、李文贞(李东阳)相比,曾国藩的成就更为显著。诗中还以“巍巍宫墙高,宜食两庑牲”来比喻曾国藩的影响力,暗示其对国家的贡献如同供奉在神庙中的牺牲品一样重要。

最后,“两庑贤虽多,大半难抗衡”则表明在众多贤能之中,曾国藩的成就尤为突出,难以被其他人物所超越。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高度赞扬了曾国藩在清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沙定峰读史大略后

读书明大义,忠孝淑□多。

时务要穷究,朝章宜蒐罗。

此是真学业,勖哉毋蹉跎。

宋儒讲性理,探索常入魔。

即使索之精,于世又如何。

汉儒勤考据,万言辨一字。

即令辨之详,未必济平治。

后有好学者,獭祭矜腹笥。

图书翻满床,自作还自注。

诘曲无和音,落索无生致。

谓之阳湖派,矜奇树一帜。

卓哉定峰子,读书怀大志。

一部十七史,穷究古今事。

其论既宏通,其才复恣肆。

可惜广陵散,遗响无人嗣。

形式: 古风

题曾文正家书后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上至公卿位,下至农家居。

琐琐无不到,恢恢无不储。

能移人气质,暴戾随之除。

能入人肺腑,歌泣与之俱。

但觉千篇少,而无一字虚。

古今家庭札,鲜克播寰区。

惟公此书出,宝贵如璠玙。

横绝古今间,独辟一径途。

著述能传后,以此为权与。

形式: 古风

虎丘

虎丘丘甚古,名胜占千春。

石健争驮佛,塔斜险压人。

夕阳明远岫,萧寺浪閒身。

漫道称名假,真娘墓是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真娘墓

一抔黄土占千春,装点湖山仗美人。

却笑钱塘苏小小,累他名士互争墩。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