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
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
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
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此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开头“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两句,通过日落和河流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时间即将过去、物是人非的氛围。“鸿都”指的是古代宫殿,也有遥远、高耸之意,这里可能暗喻着主人公的心境或所处的环境。接下来的“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则通过昆虫飞舞和鸟儿盘旋,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对春天的感受。
中间两句“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描写的是室内景象。“兰襟帐”可能指代某种精美的装饰或衣物,而“玉匣鼓文漪”则表现了诗人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文漪”可能是指书卷或墨池中的水波,暗示着诗人渴望知识与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两句“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则是诗人听到了莺鸟的鸣叫声,而莺鸟在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春天和生育。诗人通过对莺鸟鸣叫声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期待。而“暗幄晓云披”则可能是指清晨拨开窗帘,看见外面飘渺的云雾,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许还隐含着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精致的室内环境,展示了一个春日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不详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落日明歌席,行云逐舞人。
江前飞暮雨,梁上下轻尘。
冶服看疑画,妆楼望似春。
高车勿遽返,长袖欲相亲。
津谷朝行远,冰川夕望曛。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
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
谁忍仙舟上,携手独思君。
我家有庭树,秋叶正离离。
上舞双栖鸟,中秀合欢枝。
劳思复劳望,相见不相知。何当共攀折?
歌笑此堂垂。
塞垣通碣石,虏障抵祈连。
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影移金岫北,光断玉门前。
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