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月桥山人二首(其一)

幽人挺奇趣,结构临清渠。

涧圯驾飞瀑,涧道一何纡。

密篁断来径,乔树上参虚。

流飙动清响,隐隐闻笙竽。

云霞生短褐,荃杜集长裾。

朝挹天河水,夕宿雁山隅。

曜灵匿西景,转瞩流望舒。

澄川披素练,疏林散瑶琚。

鹤发增华泽,玄裳亦皤如。

伊余一倾盖,把袂共踌躇。

溪花浮香茗,野蕨出中厨。

悰怀良未极,淹留兴更腴。

已入梯仙域,何必问蓬壶。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超脱之感。首句“幽人挺奇趣,结构临清渠”,点明了隐士的居住环境,清渠边的居所,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雅致。接着,“涧圯驾飞瀑,涧道一何纡”描绘了山间瀑布与曲折的山路,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

“密篁断来径,乔树上参虚”则通过密竹与高树,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幽静与深远。风声、鸟鸣、云霞、草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朝挹天河水,夕宿雁山隅”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天地间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曜灵匿西景,转瞩流望舒”以日落为喻,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澄川披素练,疏林散瑶琚”则以清澈的河流与稀疏的树林,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鹤发增华泽,玄裳亦皤如”描绘了隐士的外在形象,鹤发与玄裳,既体现了年岁的沉淀,也寓意着精神的高洁与不朽。“伊余一倾盖,把袂共踌躇”则是诗人与隐士之间的交流与共鸣,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理解。

最后,“溪花浮香茗,野蕨出中厨”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溪边的花朵、茶香与野菜,构成了简朴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悰怀良未极,淹留兴更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已入梯仙域,何必问蓬壶”则以传说中的仙境,比喻隐士所处的理想境界,强调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日常生活、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18)

陈吾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月桥山人二首(其二)

幽岩有桂树,常抱弥年丹。

芝兰生茂林,芬芳透重峦。

羡尔餐霞士,栖迟隔尘寰。

譬彼翰飞鸿,冥冥薄云间。

云路何寥廓,鸿飞何弁弁。

达人契神理,抗志浮云端。

恬旷怀高矩,吐纳颐令颜。

爵服非我牵,丘园协素忭。

俯眺清泉流,仰观明月炫。

逍遥步山梁,物役一以遣。

未能濯尘缨,聊以寄缱绻。

形式: 古风

同罗少南黄叔化陪曹明府厓山吊古因泛舟观海分得水字

登临属素秋,厓山风日美。

茂宰肃精禋,招携集簪履。

生平吊古怀,览历从兹始。

清晨陟巘原,四望山烟紫。

两厓束怒涛,万籁鸣悲耳。

披薜问行朝,缘蹊观草市。

一后有遗陵,六师无故垒。

达彼死生关,悟兹兴亡理。

泛海帝图非,捐躯臣节是。

长松皆摧残,虚殿半夷圮。

感慨恨难平,凄凉泪欲洒。

移尊蜃海旁,击楫鲸波里。

人疑星汉游,舟以芥杯比。

未睹朝夕池,安知百川水。

回首尘虑消,壮游乃如此。

聊以步来章,卮言不盈纸。

形式: 古风

惜别

绿彼柳斯,生于广陌。迢迢者车,言归南国。

折此杨柳,以赠远人。悠悠我思,天际停云。

昔我觏尔,雨雪盈路。今者之别,华春已暮。

月生于西,日出于东。驰波迅逝,孰长好容。

古昔哲人,寸阴聿脩。彼懵愚人,惟数春秋。

灼灼瑶华,荣矣不复滋。勉勉君子,脩勤贵及时。

道之云远,力靡倦而。师有成训,永言念而。

翩翩鹡鸰,飞尚登于岸而。

形式: 四言诗

安愚雅诗

翩翩黄雀,集于廪廋。时啄时顾,亦罹于罟。

燕燕归飞,出帘入幕。傍人不疑,终安且乐。

人之宅躬,尚巧乃穷。不如拙讷,秉德之冲。

有美一人,安愚自号。允矣君子,胡不慥慥。

众口便便,吾守其默。言之不出,终焉靡嫉。

亦知其白,宁守其黑。藏神于晦,终焉允吉。

彼何人斯,不径不窦。始也类迂,德音实茂。

陋巷之子,蕴有若无。潜粹中涵,幽光奕如。

君子攸行,其则不远。瞻彼前哲,是仪是践。

是仪是践,允淑不瑕。盛德容貌,亦孔之嘉。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