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憕碑

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

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

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

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

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

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

却嗟何独此事然,搔首碑前空叹慨。

形式: 古风

翻译

唐朝中期以来北方动荡不安,胡马嘶鸣在清澈的渭河饮水。
李公坚守气节落入敌营,身死异域,骨骸千里漂泊。
百年往事已成烟,谁还会记得他的事迹?荒坟杂草丛生,无人祭奠。
残破的墓碑几乎磨灭,后人只能空谈他的名字。
不怕牺牲的真英雄,自古危难之时方显烈士本色。
世俗的书写技艺算什么,我只希望能弘扬他们的事迹。
难得有像麒麟般的贤才千年一遇,后人的评价往往偏离事实。
高尚的文章和伟大的笔墨何处寻?被贬斥的臣子和饥饿的文人还需等待。
世人纷纷著述,只是白白浪费纸墨,对史官来说是负担。
为何只有此事如此令人感慨?我在碑前徒然挠头叹息。

注释

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李公:指历史上某位忠贞的官员。
髑髅:死者的头骨,此处指遗骨。
寥寥:稀少,罕见。
末学:谦称自己学问浅薄。
黜臣:被贬斥的官员。
著述:撰写著作。
纸墨:代指书籍和文献。
空叹:徒然叹息,无能为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耒的作品,名为《读李憕碑》。通过对古代忠臣李憕碑文的吟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节之士的崇敬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自唐中微北方沸,胡马长鸣饮清渭。”描绘了一种边塞萧瑟、战事频繁的画面,其中“自唐中”指的是自唐朝中叶以来,“微北方”则是暗示边疆的不稳定。“胡马长鸣”形象地表达了胡人(即北方少数民族)骑兵的威胁,而“饮清渭”则是对古时英雄豪迈气概的一种映衬。

接着,“李公守节陷贼庭,身死髑髅行万里。”写出了李憕不畏强权、坚守节操直至死亡的壮举。这里的“李公”指的是历史上的忠臣李憕,他在面对敌人时宁死不屈,最终魂归故土,成为千古传颂的典范。

诗中还通过“百年事往谁复省,一丘榛莽无人祭。”表达了时间流逝、英雄辈出又湮没的历史感慨。这里强调的是,即便是李憕这样的忠诚之士,也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渐渐被世人遗忘。

“荒碑半折就磨灭,后人空解传其字。”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代碑文、历史记载逐渐消逝的无奈与惆怅。这里的“荒碑”指的是那些被时间侵蚀、已经残缺不全的古碑,而“后人空解传其字”则是对后世人试图解读这些遗迹时所表现出的困惑和无力感。

“杀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时危知烈士。”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杀身不畏”指的是面对生死毫不畏惧,而“自古时危知烈士”则是说自古以来,真正的勇士总能在危难之际显现出他们的英勇。

通过“俗书小技何足道,嗟我但欲扬其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那些浅薄文字不屑一顾,只希望能够弘扬李憕等忠诚烈士的事迹。

“寥寥获麟数千载,末学褒贬多非是。”则是在谈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极为罕见,而后世的评价往往失之偏颇,这里通过“获麟”比喻那些难得一见的人物。

最后,“高文大笔谁复作,黜臣饿夫须有待。纷纷后世竞著述,纸墨徒为史官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的失望和对真正能书写伟大篇章者的渴望。“高文大笔”指的是那些能够以宏大的笔触记录下历史的伟人,而“黜臣饿夫须有待”则是在强调这样的文学家才是值得期待的对象。末尾两句,则是在批评后世只知著书立说,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李憕碑文的吟咏,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忠诚与英雄主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文学史笔记缺失的感慨。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读杜集

风雅不复兴,后来谁可数。

陵迟数百岁,天地实生甫。

假之虹与霓,照耀蟠肺腑。

夺其富贵乐,激使事言语。

遂令困饥寒,食粝衣挂缕。

幽忧勇愤怒,字字倒牛虎。

嘲词破万家,摧拉谁得禦。

又如滔天水,决泄得神禹。

他人守一巧,为豆不能簠。

君独备飞奔,捷蹄兼骏羽。

飘萍竟终老,到死尚为旅。

高才遭委弃,谁不怨且怒。

君乎独此忘,所惜唐遗绪。

悲嗟痛祸乱,欲取彝伦叙。

天资自忠义,岂媚后人睹。

艰难得一职,言事竟龃龉。

此心耿可见,谁肯浪自苦。

鄙哉浅丈夫,夸己讪其主。

文章不知道,安得擅今古。

光焰万丈长,犹能伏韩愈。

形式: 古风

读苏子瞻韩干马图诗

我虽不见韩干马,一读公诗如见者。

韩生画马常苦肥,肉中藏骨以为奇。

开元有臣善司牧,四十万匹屯山谷。

养之罕用食之丰,力不曾施空长肉。

韩生图像无乃然,我谓韩生巧未全。

君不见昔时骐骥人未得,饥守盐车惟有骨。

昂藏不受尘土侵,伯乐未来空伫立。

骐骥乏食肉常臞,韩生不写瘦马驹。

谁能为骥传之图,不如凡马饱青刍。

形式: 古风

读唐书二首(其二)

二张挟嬖宠,声势各滔天。

蛇鼠依城社,自谓终千年。

天道恶满盈,五龙忽腾骞。

断头谁救汝,猳豚尸道边。

击狗不击首,反噬理必然。

智勇忽迷方,脱匣授龙泉。

区区薛季昶,先事仅能言。

留祸启临淄,败谋岂非天。

形式: 古风

读唐书二首(其一)

隋文方混一,自谓垂无疆。

安知房之乔,拱立待其亡。

哲人妙观世,俗虑固不长。

我知蒲柳衰,宁待遘风霜。

奇姿终英发,起骖龙凤翔。

巍巍贞观绩,千载配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