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转运宇别小栏花木

三年对小栏,花蘤见颜色。

红薇开已久,春风长先得。

素馨出南海,万里来商舶。

团团末利丛,繁香暑中拆。

馀畦十数种,亦自尚风格。

念尔幽芳性,乞致多手植。

瑶草固微生,栽培子岂德。

别去重来看,犹使中情恻。

形式: 古风

翻译

三年来守着小小的栏杆,只为欣赏花朵的色彩。
红色的蔷薇早已盛开,春风总是最先抵达。
素馨花来自遥远的南海,随商船跨越万里而来。
团团簇拥的末利花丛,盛夏时节香气四溢。
园中的十几种花卉,各自展现独特的风采。
想起你们清幽的芬芳,希望能有人多多种植。
虽然瑶草微小,但栽培之恩我怎能忘怀。
即使日后离别,再相见时心中仍感伤。

注释

小栏:小小的栏杆。
花蘤:花朵。
红薇:红色的蔷薇。
春风:春天的风。
素馨:一种花名。
商舶:古代贸易船只。
末利丛:植物群落。
繁香:浓郁的香气。
馀畦:剩余的花坛。
风格:特色或风格。
幽芳:清幽的芬芳。
乞致:请求带来。
瑶草:美玉般的花草。
栽培:种植和培育。
子:你(指花)。
中情:内心的感情。
恻:悲伤或怜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移居转运宇别小栏花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三年间对小栏花木的深情关注。他注意到花儿们各自展现出独特的色彩和生机,如红薇早早开放,春风似乎也偏爱它们。素馨花从遥远的南海漂洋过海而来,香气浓郁,夏日里尤为繁盛。园中的其他花卉也各有特色,尽管品种不多,但都保持着自己的风格。

诗人感慨花木的幽雅芬芳,希望能有人多多照顾这些花草,虽然自己移居离开,但仍心怀怜惜,期待将来能再回来欣赏。他以瑶草自比,表达对花木微小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暗示自己对这些花木的栽培并非出于私德,而是出于对美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花木的生长变化,寓言了人生的离合无常,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情。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寒食乐词

皇州令节已藏烟,帝渥乘时锡广筵。

和气去添春色重,恩光来助日华鲜。

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

更喜簪裳嘉宴日,亲逢干羽治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食梨花小饮

江南寒薄春尝早,花卉入春先自老。

嗟予衰病不及时,出见池园半青草。

纵有馀葩在叶间,行看落片随风扫。

寻春已过索莫归,重忆欢娱耿怀抱。

虽然妖艳难再得,但只逢花须醉倒。

二月中央寒食朝,墙隈忽见梨花飘。

开门四顾粲然白,传催翠帟宾朋招。

长吟环绕不知数,渐值明月临清霄。

谁剪轻云成碎蕊,天留密雪封枯条。

重重尽挂珠缨络,簌簌初呈簂步摇。

傍花行酒发新唱,满座例举黄金瓢。

西都姚黄高一尺,扬州宝髻分双翘。

幽香绝艳信尤物,设欲置之千里遥。

壁门写生亦名画,未免五彩涂鲛绡。

莫如此君慰人意,相对一笑开无憀。

古来英豪多感激,坐使绿鬓朱颜雕。

劝君且作梨花饮,慎勿称量别流品。

形式: 古风

御笔赐字诗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

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钩文。

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

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

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

臣闻帝舜优圣域,皋陶大禹为其邻。

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后世如穹旻。

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臣襄材智最驽下,岂有志业通经纶。

独是丹诚抱忠朴,常欲赞奏上古珍。

又闻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贬贤愚分。

考经内省不自称,但思至理书诸绅。

乾坤大施入洪化,将图报效无缘因。

誓心愿竭谟谋义,庶裨万一唐虞君。

形式: 古风

期秦伯镇不至

高人怀真趣,每欲弃禄仕。

超然外造化,那复顾妻子。

有田给饥寒,有路出生死。

傥得自由身,休随荣利起。

或闻亳郊涝,族大无馀米。

且持州绂去,官廪尚可指。

何时当归来,焚香朝玉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