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乐词

皇州令节已藏烟,帝渥乘时锡广筵。

和气去添春色重,恩光来助日华鲜。

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

更喜簪裳嘉宴日,亲逢干羽治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皇家节日的气氛已经淡去,皇帝顺应时节赐予盛大的宴会。
和煦的气息增添春意,恩惠的光芒使阳光更加灿烂。
千声笙歌在朱门内回荡,谷雨前的花香四溢。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佳宴之日,亲历太平盛世,身着官袍的人们欢聚一堂。

注释

皇州:指京都。
令节:节日。
已藏烟:节日气氛已消散。
帝渥:皇帝的恩泽。
乘时:顺应时节。
锡广筵:赐予盛大宴会。
和气:和煦的气候。
春色重:春意更浓。
恩光:恩惠的光芒。
日华鲜:阳光明媚。
凤吹:笙歌。
朱门:贵族或显赫人家。
一番花香:一阵花香。
谷雨前:谷雨季节。
更喜:更令人欢喜。
簪裳:官员的服饰。
嘉宴日:佳宴的日子。
干羽:古代舞乐,象征太平。
治平年:政治清明的年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寒食乐词》。诗中描绘了皇城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里的景象,节气已过,春意盎然,皇帝的恩泽如春光般照耀,为百姓增添了欢乐。诗人赞美了和煦的春色与恩惠的阳光,以及宫廷中的音乐盛宴,尤其是谷雨前的花香四溢,更显生机勃勃。最后,诗人欣喜于在这个歌舞升平的佳节,亲历国家太平盛世,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赞美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寒食节的喜庆氛围和对盛世的歌颂。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寒食梨花小饮

江南寒薄春尝早,花卉入春先自老。

嗟予衰病不及时,出见池园半青草。

纵有馀葩在叶间,行看落片随风扫。

寻春已过索莫归,重忆欢娱耿怀抱。

虽然妖艳难再得,但只逢花须醉倒。

二月中央寒食朝,墙隈忽见梨花飘。

开门四顾粲然白,传催翠帟宾朋招。

长吟环绕不知数,渐值明月临清霄。

谁剪轻云成碎蕊,天留密雪封枯条。

重重尽挂珠缨络,簌簌初呈簂步摇。

傍花行酒发新唱,满座例举黄金瓢。

西都姚黄高一尺,扬州宝髻分双翘。

幽香绝艳信尤物,设欲置之千里遥。

壁门写生亦名画,未免五彩涂鲛绡。

莫如此君慰人意,相对一笑开无憀。

古来英豪多感激,坐使绿鬓朱颜雕。

劝君且作梨花饮,慎勿称量别流品。

形式: 古风

御笔赐字诗

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

沿名与字发深旨,宸毫洒落奎钩文。

精神高远照日月,势力雄健生风云。

混然气质不可写,乃知学到非天真。

缄藏自语价希代,谁顾四壁嗟空贫。

臣闻帝舜优圣域,皋陶大禹为其邻。

吁俞敕戒成典要,垂覆后世如穹旻。

陛下仁明如舜禹,豪英进用司鸿钧。

臣襄材智最驽下,岂有志业通经纶。

独是丹诚抱忠朴,常欲赞奏上古珍。

又闻孔子春秋法,片言褒贬贤愚分。

考经内省不自称,但思至理书诸绅。

乾坤大施入洪化,将图报效无缘因。

誓心愿竭谟谋义,庶裨万一唐虞君。

形式: 古风

期秦伯镇不至

高人怀真趣,每欲弃禄仕。

超然外造化,那复顾妻子。

有田给饥寒,有路出生死。

傥得自由身,休随荣利起。

或闻亳郊涝,族大无馀米。

且持州绂去,官廪尚可指。

何时当归来,焚香朝玉几。

形式: 古风

游冲虚观

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

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

香火久寂寞,山川空徘徊。

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

宴坐白昼永,长吟清风来。

飞花乱棋子,游蜂依酒杯。

嘉月当醉饮,上客诚珍才。

神仙那可冀,金鼎何时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