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

锋车洛阳道,秋日旌旗光。

松阴父老语,何计攀夕郎。

南泉昔乐土,画戟深凝香。

今为彫瘵区,盐米忧仓皇。

一食不遑暇,众哺安能忘。

时哉异真倪,心乎爱龚黄。

报政未期年,丹诏飞十行。

正阳初继离,化瑟方再张。

岂无兰蕙丛,所思在孤芳。

履声到星辰,泰阶列寒芒。

眷怀赤子情,启齿玉帝旁。

唐相有遗烈,至今留甘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战车驶过洛阳路,秋日旗帜闪烁光芒。
松荫下老人交谈,商量如何迎取夕阳郎。
南泉曾是欢乐乡,如今戟影深深透着香气。
如今这里成病弱之地,粮食短缺让人忧虑慌张。
一日三餐无暇顾及,怎能忘记大众的饥肠。
时光变迁与真人倪不同,心中怀念龚黄的仁政。
任职未满一年,已有十次红诏匆忙飞来。
新任官员刚接替,改革之弦再次拉响。
难道没有兰花丛,所想唯有那孤独的芬芳。
脚步声直抵星辰,天阶上寒光闪烁。
满怀对百姓的关怀,开口在玉帝身边陈述。
唐朝宰相遗留的功绩,至今仍像甘棠般滋养人心。

注释

锋车:战车。
旌旗:旗帜。
父老:老年人。
夕郎:夕阳或指代君王。
南泉:地名。
盐米:生活必需品。
龚黄:古代贤臣,龚遂和黄霸。
丹诏:皇帝的红色诏书。
正阳:新任官员。
兰蕙丛:比喻贤士聚集的地方。
履声:脚步声。
眷怀:深切关怀。
甘棠:比喻留有德政的遗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的《送使君给事常东轩先生》,表达了对使君赴任洛阳的期待与祝愿。首联描绘了洛阳道路的繁忙和秋日旗帜的辉煌,烘托出出使的庄重气氛。接着,通过“松阴父老语”暗示地方百姓的期待,希望使君能如夕阳般温暖人心。

诗中提到南泉昔日的繁荣景象,以及如今的凋敝,对比鲜明,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人感慨“一食不遑暇”,意指使君责任重大,难以片刻安宁,但他不忘百姓疾苦,希望能效仿古代贤良如龚黄那样造福一方。

“报政未期年,丹诏飞十行”预示着使君即将有所作为,政绩斐然。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对使君品德的赞美,即使在高位,仍保持对兰花、蕙草般的高洁情怀。最后,以星辰为喻,形容使君的高尚品格,以及皇帝对他的器重,暗示其将如同甘棠一样,留下深远影响。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使君的勉励,也有对民生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官员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285)

蒲寿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城山归上饶

平生喜诵城山句,一诵千回起狂慕。

梦魂夜夜峨眉巅,峨眉只在家西住。

照人楼蜃嘘青红,落笔天虬走云雾。

冥搜古髓生润芳,坐演正声入韶濩。

兰宫璧水俱隽功,金马玉堂岂迂步。

何人为叫阊阖云,试使琅玕一披露。

男儿岂暇谋温饱,丹心要使辉青素。

水潮方仰昌黎韩,日边又起长沙傅。

玉山万仞高岧峣,丛玉琤琤悦朝暮。

嗟哉精卫愚复愚,海石悠悠力安措。

傍人龋齿看痴狂,持此痴狂向谁诉。

古来离别惟有酒,此别情酸酒如醋。

萍蓬万里终有家,而今更把家为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郭济叔分教邵阳

秋山多爽气,南楚登修程。

岂无离别怀,此别人所荣。

眷言紫帽秀,翘然碧流英。

千载木铎寄,一脉濂泉清。

无毡不言寒,有道当自鸣。

采芹发新谣,吟药生逸情。

汾阳昔何人,努力加令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梅峰阮监镇东归

豪气宇宙窄,健笔风雷惊。

处裈笑群虱,有酒甘步兵。

半酣百年寄,一啸千古轻。

青眼能几人,白首识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淮东田制干回司

青青拱把木,人见毫芒时。

只恐不早种,既种何用疑。

枝条日已茂,雨露日已滋。

摇本固不可,爪肤复奚为。

惊飙屡欲折,积雪久自支。

昔日靖郭君,四十馀男儿。

中有不举子,其事乃甚奇。

驰声自薛起,有谁敢齐窥。

君今已骑鹤,莫问腰缠资。

主人今晋公,相量千顷陂。

溲勃且并用,参苓恐无遗。

相如谕蜀檄,昌黎从军诗。

倘可露一斑,岂无诸公知。

君来甫两月,云雾才一披。

非敢事偃蹇,禽鹿不可羁。

勿诧我泉石,恐为君瑕疵。

吾且自笑我,人知我为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