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鱼者

昔日僧繇所画鱼,三十六鳞依翠蒲。

徐高画中多画鱼,鼓鳞扬鬣今为图。

古人妙画犹不朽,今人妙处古未有。

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画鱼第一手。

画到妙处手应心,心匠巧甚机智深。

纸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鲦鲿二三尾。

金鳞锦鬣红玉鬐,圉圉洋洋戏波里。

小鱼如针同队行,噞喁水面随风萍。

掷头掉尾浮沉势,三聚二散游跃意。

笔分浓淡计万鳞,划须点眼匀墨痕。

状如抛尺量波练,复似穿梭掷水纹。

宛然鱍鱍巢青藻,渔翁未钓先吹火。

壁上鱼跃水不流,稚子睥睨敲针钓。

君今画到入神处,此画一出声尤著。

鱼虽无肠有活意,玉波浸荇澄寒渚。

深恐后夜或雷雨,化作龙飞禹门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中之鱼,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画技,表达了对郭丹青画艺的赞赏。诗中不仅细致地描述了鱼的姿态和水的流动,还透露出画家在笔法上的巧思和深意。

首先,“昔日僧繇所画鱼,三十六鳞依翠蒲”一句,就设定了一种古典与静谧的氛围。接着,“徐高画中多画鱼,鼓鳞扬鬣今为图”则是对历史上的画家徐熙和他的画作的称颂。

“古人妙画犹不朽,今人妙处古未有”这两句,不仅肯定了古代画家的艺术成就,也指出了当代画家郭丹青在技艺上超越了前人。"郭丹青者冠古今,天下画鱼第一手"则更是直接表达了对郭丹青的极高评价。

接下来,“画到妙处手应心,心匠巧甚机智深”展示了诗人对于画家内在情感与技艺结合的赞赏。而“纸上溶溶一溪水,放出鲦鲿二三尾”则将画中的生动场景形象地展现给读者。

"金鳞锦鬣红玉鬐,圉圉洋洋戏波里。小鱼如针同队行,噞喁水面随风萍"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画中鱼的活泼姿态,也表达了一种生命力的美感。

“掷头掉尾浮沉势,三聚二散游跃意。笔分浓淡计万鳞,划须点眼匀墨痕”则是对郭丹青用笔技法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画家在笔触上的精湛和深度。

“状如抛尺量波练,复似穿梭掷水纹。宛然鱍鱍巢青藻,渔翁未钓先吹火”这些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更进一步地描绘了画中的动态美和生机。

最后,“壁上鱼跃水不流,稚子睥睨敲针钓。君今画到入神处,此画一出声尤著”表达了一种超越常规的艺术境界。而“鱼虽无肠有活意,玉波浸荇澄寒渚”则是对这种生动艺术形象的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郭丹青绘画技艺的赞美,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鉴赏能力,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书画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超评价。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知宫王南纪洞章歌

黄道珠躔阙一点,方寸无人洞门掩。

桑田未变海水减,琪树开花绿苒苒。

小有瑶章落龙虎,月坛香冷宫谁主。

真人飏下神霄鸾,天驺惨惨归紫府。

千山万山锁青烟,三树两树啼断猿。

风飞杨花三月寒,人在城门烟水村。

生而神灵长威武,笑携一卷黄庭去。

坐断琳宫主㠭粥,星弁霞裙满堂庑。

四海横香航烛人,肘行膝步来如云。

爱河翻波渺无际,花生铁柱酆都春。

把握阴阳一呼吸,长啸一声鬼神泣。

仗剑唤雨轻撼环,化篆召雷略举笔。

当年檄赴内道场,黄麻紫墨星争光。

归来百庆喜具举,规模轮奂重铺张。

翻思龙汉元年事,撞破混元识行李。

满鼎铅霜火燄飞,绿颜雪齿君知否。

松竹潇潇生泠风,白鹤一去草庐空。

形式: 古风

赠城西谢知堂

蓬莱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乔如松。

双眸炯炯黑于漆,脸边隐隐如桃红。

有时仰天笑开口,撮起昆崙归右手。

忽然虚空跌落地,不觉满腹藏星斗。

有时惊起老龙号,一口汲尽沧浪波。

打破混沌揣出骨,拈起芥子贮山河。

偃月炉中煮天地,煎炼日魄并月髓。

笑把葫芦禁鬼神,杖头挑起山和水。

栾巴噀饭飞成蜂,左慈剪艾化为龙。

夏月梅花冬月电,似此伎俩问吕钟。

撮土为香犹是假,水底麒麟取作酢。

鬼神眼睛突出外,无根树下骑铁马。

工夫到处戏极时,拈弄造化如儿嬉。

大虫舌上翻筋斗,却笑金刚学画眉。

女皇要补西天窍,炼石不得羲皇笑。

秦皇凿山通四溟,汉帝掣之一长笑。

先生手持没底篮,出有入无犹不凡。

携此道术问四海,洞宾今正觅同参。

盏里绵包或聚散,火里游鱼水里雁。

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

水盆搅散五色沙,满地写出龙蛇花。

自将一盏逡巡酒,敢向人前化作茶。

笊篱里面一条路,透入青霄云外去。

十字街头开铺席,翻手覆手成云雨。

如今天下觅无人,似君道术真入神。

踏遍江湖今几春,都来一个云水身。

形式: 古风

赠赵太虚画竹石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竿竞青翠,吹风饮露千来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著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鹅溪住。

先生把笔无逡巡,造物不敢私为春。

新梢劲节森寒玉,鸾凤无处栖梦魂。

晋人神仙如孙且,画竹每每天作雨。

唐人神仙如张臻,画竹每每闻雁鸣。

先生自得入神手,一竿两竿发于酒。

当时大醉呼墨奴,一笔扫出竹千亩。

酒力安能夺化工,先生炼就金丹红。

一粒阳光照肺腑,森罗万象罗心胸。

有时持出风竹叶,银海不寒皆震慑。

有时持出雪中枝,恍如冻碧欺涟漪。

复能濡墨作石块,天然峭拔古且怪。

沙中伏虎草中犀,教人持向蓬莱卖。

竹之清虚石坚硬,以此发明真性命。

使人观石及爱竹,知有真个赵元静。

先生醉时常风颠,世人眼孔无神仙。

我今珍藏数本画,云鹤来也公归天。

形式: 古风

赠秦止斋

名显不如晦,身进不如退。

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在。

神栖方寸间,心照大千界。

虚室乃生白,天光始发泰。

可以止则止,知止则不殆。

冥茫无有边,不在天地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