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
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瑞气、仙舆的描述,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开篇“瑞塔千寻起,仙舆九日来”两句,既点明时间是在重阳节,又描绘出一派神奇的场面,瑞气高达千寻,仙舆在九天之上缓缓而行,给人以其他世界的遥远感。
接着,“萸房陈宝席,菊橤散花台”两句,则转入具体景物的描写。萸房应为神仙所居之处,而宝席和散花的花台则是仙境中的摆设,显示了一个奢华而宁静的环境。
中间两句“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继续强化了仙境的氛围。御气即帝王或神仙之气,这里指的是仙界的瑞气;鹏霄则是传说中的神鸟,而这里象征着仙舆的接近。凤野,通常与凤凰联想,是吉祥、高贵的象征。这两句通过对空气和空间的描写,使人仿佛能感受到仙界中那种超脱尘世的清新。
最后,“天歌将梵乐,空里共裴回”两句,则是对听觉的营造。天歌即天籁之音,而梵乐则源自印度,是一种宗教音乐,这里象征着仙界的音乐。空里,即在虚空中;裴回,可能指的是回响或归于自然。这两句让人感觉到诗人在听取超凡脱俗的声音,与大自然和谐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瑞气、仙舆、神仙住所、宝座、花台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个超脱尘世、宁静祥和的仙境图景。同时,诗中多处使用了拟人化手法,如“将梵乐”、“共裴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仿佛能进入这幅画卷一般的仙界。
不详
唐代诗人。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綵人。
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
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
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
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
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
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