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公主远嫁异域的凄凉情景,体现了古代政治联姻与女性命运的悲哀。首句“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通过“汉帝”指代中央政权,与“戎臣”即边疆民族的领袖之间的和亲政策,展现了公主作为政治联姻的一部分,被赐予远方异族的命运。"丝言"暗示柔和的外交辞令,而"锦轮"则可能象征着皇家赠送的贵重车驾或其他物品。
"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一句,更深化了公主离别故土、远嫁他乡的情感。"弄机女"通常指织布的女子,这里特指公主,而"织皮人"则形象地表达了西蕃民族与中原文化差异,强调了公主婚姻生活的陌生与艰辛。
接下来的"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一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这次远嫁所带来离别之情。"曲怨"即曲折的怨恨之情,而"关山月"则常与边塞、离别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深夜中望着边塞的明月,心中充满对故土的思念和不舍。"妆消道路尘"形象地描绘了公主途经的路上,曾经精心装扮的容颜如今已被旅途的尘埃所掩盖。
最后两句"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远嫁无尽的感慨。"所嗟"即叹息之意,而"秾李树"常指无花果或无实之物,这里象征着公主在异域的孤独与无望。"空对小榆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新来的一季春光,内心的凄楚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传递出一种深切的离别之痛与文化差异下的孤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