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德素归舒城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锄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脩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李德素归舒城》。诗中描绘了僧人夏日无问行踪,麦秋时节适宜煮饼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宁静的氛围。僧人每十天休息一次,长廊在六月里显得清凉。诗人通过“簟翻寒江浪”和“茶破苍璧影”的意象,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情趣和环境的清雅。

李侯来访,诗人借此机会询问归期,然而自己却因事务繁多而无法陪伴,如“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表达了对学业和亲情的疏忽。诗人提醒自己要勤劳耕作,整理书籍,同时意识到时间紧迫,决定果断离去,投身于更深远的修行之中。

诗人进一步阐述,人生应如深地之水,不断汲取知识,保持警醒。他将人世比作“荣辱境”,而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脱其上,如同万物在天地间婆娑,避开要害。最后,他强调人生应当持续学习,即使在安逸中也不忘警醒。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哲理性。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送杜子卿归西淮

雪意涔涔满面风,杜郎马上若征鸿。

樽前谈笑我方惜,天外淮山谁与同。

行望酒帘沽白蚁,醉吟诗句入丹枫。

一时真赏无人共,尚忆江南把钓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苏太祝归石城

苏侯恃才颇跌宕,常欲立谈取将相。

风期家世非一朝,于我今为丈人行。

偶然把酒叶公城,胸怀披尽能谑浪。

画烛如椽吐白虹,花枝围坐红相向。

夜如何其不忍起,风吹日照离筵上。

醉中一笑挥万金,眼前快意诚为当。

仆夫结束底死催,马翻玉勒嘶归鞅。

南驱面有千里尘,道远回首几惆怅。

汉阳津上游女多,何日石城荡两桨。

莫倚卢家有莫愁,便成翻手辜前赏。

形式: 古风

送陈季常归洛

人生俱行役,何能如聚鹿。

浮楂在江湖,邂逅一相触。

天边数年别,故人有陈叔。

谁云区区叶,车马肯来辱。

清樽听夜语,常灺三四烛。

剧谈连古今,天汉泻崖谷。

高材叹加壮,所向动乖俗。

我官尘土閒,强折腰不曲。

饱饭逐人行,君来方拭目。

汝颍无奇士,仆夫催结束。

嗟如秋窗晖,来少去苦速。

蚤吾接雍容,爱德心不足。

岁晚托懿亲,清义乃愈笃。

落日送河梁,鸣蝉度乔木。

岁寒赠君何,唯有南溪竹。

形式: 古风

送陈萧县

欲留君以陈遵投辖之饮,不如送君以陶令无弦之琴。

酒嫌别后风吹醒,琴为无弦方见心。

去夏雨馀清夜醉,黄鹂不觉报春深。

花枝柳色竞鲜好,乃是前日枯朽林。

人生用舍四时可,壮士憔悴非独今。

大夫黄绶领垂素,二十馀年走尘土。

盈车载书遣儿读,不悔早为文墨误。

治声翕然先向东,古萧子国今万户。

德性忠纯吏不欺,闺门孝友民所慕。

麦陇童儿怜雉乳,冰天穷子兼襦裤。

愔愔琴意如温风,乃知不必徽弦具。

明月清河佳可游,官仓縻我不得去。

白露为霜水一篙,秋香莲荡浮轻舠。

此中亦有无弦意,相忆樽前把蟹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