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其五)

壁垒参差垒海山,天兵照雪下云山。

生奴八部忧悬首,死虏千秋悔入关。

箕尾廓清还斗极,鹑头送喜动天颜。

枕戈席藁孤臣事,敢拟逍遥供奉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中的第五首。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诗中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秋日景象,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沧桑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壁垒参差垒海山”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山峦起伏、壁垒森严的壮观景象,暗示着战争的激烈与紧张。接着,“天兵照雪下云山”一句,不仅描绘了军队行进时的壮丽场景,也隐含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

“生奴八部忧悬首,死虏千秋悔入关”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敌人的威慑力以及对叛乱者的警告,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渴望。接下来,“箕尾廓清还斗极,鹑头送喜动天颜”两句,通过星座的比喻,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太平盛世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最后,“枕戈席藁孤臣事,敢拟逍遥供奉班”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臣子的忠诚与奉献,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其六)

戈船十万指吴头,太白芒寒八月秋。

肥水共传风鹤警,台城无那纸鸢愁。

白头应笑皆辽豕,黄口谁容作海鸥。

为报新亭垂泪客,却收残泪览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其七)

铃索警传航海功,秋宵蜡炬井梧中。

冯夷怒击前潮鼓,飓母谁催后鹢风?

蛟吐阵烟掀浪黑,猩殷袍血射波红。

秦淮卖酒唐时女,醉倒开元鹤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其八)

金刀复汉事逶迤,黄鹄俄传反复陂。

武库再归三尺剑,孝陵重长万年枝。

天轮只傍丹心转,日驾全凭只手移。

孝子忠臣看异代,杜陵诗史汗青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一)

王师横海阵如林,士马奔驰甲仗森。

戎备偶然疏壁下,偏师何意溃城阴。

凭将按剑申军令,更插靴刀儆士心。

野老更阑愁不寐,误听刁斗作秋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