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屋宅才蜗大,身躯与蚓般。
楚王吞不得,敕赐鹭鸶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水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到水蛭这一小生灵,其身体大小如同屋宅,身躯细长如蚓一般。诗中的“楚王吞不得”可能是在比喻水蛭虽然微小,但即使是伟大的楚王也无法将其完全消化或掌控,显示了水蛭的坚韧不屈。最后一句“敕赐鹭鸶餐”则描绘了一种生态平衡的情景,即便是水蛭这样的小生物,也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被赋予其生存空间。
诗人的语言充满了想象力和生命哲理,通过对水蛭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对自然万物共生的敬畏之心。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微小生命体谅的态度,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善于从细微处捕捉生活的智慧和情感。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火宅煎熬不自由,就中涝漉几沉浮。
翻身得入清凉国,也合甘心吃水休。
岁晚行人苦欲分,山昏水暮鸟寻群。
舟行棹进空回首,一望苍梧但白云。
一莺飞去一莺啼,桃李一空春已归。
踏破苍苔殊可惜,坐看流水拽斜晖。
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