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思节工于诗而又学射次韵答之

衣钵寂寥吾且老,文章锻炼子能工。

一源已谓出天稷,六义还须继国风。

深穷别趣元关理,力造奇言不露锋。

便是诗家射雕手,何须射艺又兼通。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题为《万思节工于诗而又学射次韵答之》。诗中以“衣钵寂寥吾且老,文章锻炼子能工”开篇,既表达了对万思节在诗艺上的赞赏,也暗含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接着,“一源已谓出天稷,六义还须继国风”两句,赞美万思节在诗艺上继承传统,创新不息,如同源头活水,滋养着诗歌的土壤。

“深穷别趣元关理,力造奇言不露锋”则进一步赞扬万思节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独特意境与深刻哲理,其语言精妙而不显斧凿痕迹。最后,“便是诗家射雕手,何须射艺又兼通”,将万思节比作精通射雕技艺的高手,不仅擅长射箭,更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暗示了万思节在诗艺和射艺两方面均有卓越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万思节才华的赞誉,展现了唐顺之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年轻一代才俊的欣赏与期待。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一)

屠龙老已知无用,一遇时艰见术精。

淬就戈矛皆吐火,幻成狮象总疑兵。

空中堕语人无迹,地底藏雷贼不惊。

战胜何心邀重赏,由来只欲赌声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万思节韵萧芝田二首(其二)

共说火攻为上策,秘方谁复似君能。

石飞陡使晴鸣雹,机转真疑夏造冰。

鲁国云梯犹自拙,楚中燧象未须惊。

么么倭鬼那堪算,破虏横行记昔曾。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一)

萧然环堵傍湖坳,半瓦参差半覆茅。

钟鼎相传精古字,户庭不出玩初爻。

纷华燕雀窥金屋,空旷鶢鶋占海郊。

荣寂两忘非所事,一枝聊尔寄吾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题王世新一枝窝三首(其二)

自笑名场久脱羁,敝庐岁岁理新茨。

试看绕树空三匝,何似巢林寄一枝。

闲行蓬藋孤飞处,晏坐榆榜敛翼时。

寂寞漆园千载后,心期应只许君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