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彬招池上府会辞之以诗

东郊日日唤春催,得意晴天浩荡来。

病客强因寒食起,新花不为老人开。

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

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东郊天天呼唤春天的到来,明媚的晴天浩浩荡荡地显现。
病人勉强因为寒食节起身,新开的花朵并不为老人绽放。
老者在尘土边放下书本躺下,山翁喝醉了被鼓乐声抬回家。
想要询问湖水何时能清澈如镜,我试着扶杖独自在岸边漫步。

注释

东郊:城市东边的郊外。
日日:每天。
唤春:召唤春天。
得意:欢快,明媚。
晴天:晴朗的天气。
病客:生病的客人。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起:起身。
新花:新开的花朵。
老人:年长的人。
边叟:乡村老人。
抛书卧:放下书本躺下。
鼓吹:乐队演奏。
山翁:住在山中的老翁。
倒载回:喝醉后被抬回。
湖光:湖面的景色。
几时:何时。
净:清澈。
扶杖:拄杖。
独徘徊:独自来回走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日里感慨万分的场景。开篇“东郊日日唤春催”,表现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紧迫感。“得意晴天浩荡来”则是老者对于美好天气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满足。

然而,随后的“病客强因寒食起”,透露出老者的身体状况不佳,不得不起来活动以驱散寒冷。紧接着,“新花不为老人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迈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欣赏春天的悲哀。

中间两句“尘埃边叟抛书卧,鼓吹山翁倒载回”,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尘土飞扬的边境之地躺着阅读,而一位山中的老翁则是用车辆倒着拉回,这两种形象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

最后,“欲问湖光几时净,试容扶杖独徘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仍然想要独自漫步,去感受那些未被污染的湖光。这里的“扶杖”,不仅是老者行走时的辅助工具,也象征着年龄带来的依赖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日北园亭作

锦乱筠遗箨,青浮水结衣。

乳鸠呼却逐,斗雀堕还飞。

客过残樽在,年侵冷食稀。

去年今日意,渡峡雨霏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谒冷朝奉路逢王才元舍人同往

晓路髯翁已我先,清时有味独君偏。

柳深门掩径未扫,花落鸟啼人尚眠。

颠倒著衣惊应客,咄嗟解榻遽张筵。

云开日影斜阊阖,怅望归程急马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中早朝

正衙冠剑拱星齐,清晓天花舞御墀。

玉殿影深分扇早,金炉烟湿散香迟。

云低含润侵珠络,风乱飞花拂羽旗。

班退便疑凡骨变,自惊身得到瑶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棣华斋

真长世誉贤兄弟,棠棣名斋为学诗。

华厦何妨因旧址,春风不老是仙枝。

攀条渐见传芳远,和气先从近本知。

顾我彫零长吊影,感今徒益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