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题下字韵二首(其二)

兵骄乱纪律,荡然无上下。

虽乏哙等才,耻与哙等伍。

江南久丧乱,州郡俱榛莽。

况复此辈反,黎庶不胜苦。

括囊索金银,杀人掠子女。

元恶幸诛擒,所失宁复取。

治乱如理丝,不理将失绪。

治田当去蠹,不去终害黍。

军容欲不惊,必先肃其旅。

梁栋欲不倾,必先正其础。

措置果合宜,何忧不得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叶颙元末明初时期的五言古诗,主要探讨了军事纪律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国家的道理。诗人首先批评了军队中的骄横无纪,指出即使缺乏像樊哙那样的勇猛之才,也应避免与他们为伍,因为战乱已经给江南地区带来了长期的苦难和混乱。接着,诗人描述了叛乱者的暴行,如掠夺金银、杀害百姓,强调首要任务是消灭首恶。

诗人以丝线管理和农田除害为比喻,说明治理国家如同理顺乱丝和清除田间的害虫,若不及时整治,后果不堪设想。他进一步提出,要保持军队的稳定,必须先从内部整顿,如同维护建筑的稳固,首先要确保根基的正直。如果政策和措施得当,最终目标自然能够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军事管理的严谨态度,以及对良好治理的期待。

收录诗词(571)

叶颙(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字:景南
  • 籍贯:元明间金华府金华
  • 生卒年:1296—?

相关古诗词

题王秉彝乐善堂

结庐在人世,惟善以自将。

宅兹幽迥地,远彼势利埸。

古屋三四间,秋风白云乡。

仁慈居壶奥,礼义为垣墙。

庭种三古槐,门栽五垂杨。

芝兰香四座,花蕊映两厢。

光辉谢金碧,调饰辞铅黄。

吟榻青峰边,钓石绿沼旁。

窗前书万卷,膝上琴一张。

客至亦不恶,茗碗与酒觞。

客去但高卧,不梦封侯王。

全无宠辱惊,常有声名香。

胸中万念空,并此身世忘。

秪存金石心,靡替刚毅肠。

平生无所短,而亦无所长。

平生不作恶,善亦无可扬。

善恶俱两遣,长短未用量。

傍人患不足,我乐殊未央。

乐此山水丽,乐此松桂芳。

乐此烟霞古,乐此风月良。

丘园之胜概,泉石之膏盲。

岂止乐吾庐,更乐斯民康。

古今之遗范,天地之大纲。

无一不自乐,其乐匪泛常。

其乐善无尽,聊以名此堂。

形式: 古风

听泉亭

枕石听山泉,看云度流水。

水去动云根,泉鸣漱石齿。

神清万窍风,梦破孤舟雨。

彷佛中郎琴,泠泠响焦尾。

中含太古音,分明合宫徵。

我老两耳聋,无心论臧否。

世事不愿闻,高卧茅屋底。

今朝偶听泉,爽气侵骨髓。

毛发为洒淅,肝胆忽磊磈。

取泉三咽之,顿失平生鄙。

翩然欲凭虚,乘风学轻举。

岂意下劣资,悟此清净理。

喜极竟忘言,徐徐与泉语。

慎勿恋空岩,寒烟锁秋渚。

慎勿伴高人,幽赏无穷已。

旦夕赴瀛洲,奔驰日千里。

长空捲雪涛,声撼天地里。

潜蛟既出游,苍龙亦惊起。

恩波万丈长,大洗人间滓。

岂独此亭中,但涤巢由耳。

形式: 古风

男儿生明世

男儿生明世,学礼仍学诗。

礼以知揖让,诗可知盛衰。

上辅明主圣,下救斯民愚。

坐食万钟禄,出驾驷马车。

否则居岩邱,高卧秋风庐。

谈笑理蓑笠,独钓西江鱼。

形式: 古风

感怀

自笑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

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

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

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