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亭

枕石听山泉,看云度流水。

水去动云根,泉鸣漱石齿。

神清万窍风,梦破孤舟雨。

彷佛中郎琴,泠泠响焦尾。

中含太古音,分明合宫徵。

我老两耳聋,无心论臧否。

世事不愿闻,高卧茅屋底。

今朝偶听泉,爽气侵骨髓。

毛发为洒淅,肝胆忽磊磈。

取泉三咽之,顿失平生鄙。

翩然欲凭虚,乘风学轻举。

岂意下劣资,悟此清净理。

喜极竟忘言,徐徐与泉语。

慎勿恋空岩,寒烟锁秋渚。

慎勿伴高人,幽赏无穷已。

旦夕赴瀛洲,奔驰日千里。

长空捲雪涛,声撼天地里。

潜蛟既出游,苍龙亦惊起。

恩波万丈长,大洗人间滓。

岂独此亭中,但涤巢由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的《听泉亭》,描绘了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倾听山泉潺潺、白云流水的景象。诗人通过"枕石听山泉,看云度流水",展现了对山水之美的沉醉和内心的宁静。"水去动云根,泉鸣漱石齿"进一步刻画了泉水的灵动与山石的静默,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吸。

诗人将自己比作古代音乐家阮籍,琴声泠泠,如太古之音,融合了宫徵调,象征着心境的纯净与超脱。然而,尽管年迈听力减退,诗人仍能从泉声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感到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喜极竟忘言,徐徐与泉语"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深共鸣,他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美景,也不要轻易追随高人,而是要保持内心的清明,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最后,诗人想象自己能乘风而行,洗涤尘世污垢,表达了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听泉这一日常小事,寓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崇尚。

收录诗词(571)

叶颙(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伯恺,自号云?天民。元末隐居不出,至正中自刻其诗,名《樵云独唱》。入明,举进士,官行人司副。后免官家居,授徒甚众

  • 字:景南
  • 籍贯:元明间金华府金华
  • 生卒年:1296—?

相关古诗词

男儿生明世

男儿生明世,学礼仍学诗。

礼以知揖让,诗可知盛衰。

上辅明主圣,下救斯民愚。

坐食万钟禄,出驾驷马车。

否则居岩邱,高卧秋风庐。

谈笑理蓑笠,独钓西江鱼。

形式: 古风

感怀

自笑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

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

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

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自叹

匠石搜林弃樗散,不材何敢玷簪裾。

家贫粗有千金帚,国难曾无一箭书。

今日总戎师管葛,明时徵士用严徐。

野人不作功名念,欲效陶朱共养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白雁

出塞风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鸥机。

远书玉字传霜信,斜落银筝映冷晖。

楚泽云昏无片影,湘江月黑见孤飞。

当年系帛还苏武,汉节仍全皓首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