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学习难道没有乐趣,钻研探索永无止境。
读书并非只看重口头背诵,学习必须深入内心体会。
美酒能陶冶我的性情,诗歌能抒发我的情怀。
谁说曾点的志向不高,我有幸能与他志同道合。

注释

讲习:学习。
岂:难道。
无乐:没有乐趣。
钻磨:钻研探索。
未有涯:永无止境。
书:读书。
贵:看重。
口诵:口头背诵。
心斋:深入内心体会。
酒:美酒。
陶吾性:陶冶我的性情。
诗:诗歌。
述所怀:抒发我的情怀。
谁言:谁说。
曾点:古人名,此处可能指有高尚志向的人。
志:志向。
吾得与之偕:我有幸能与他志同道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陆九渊的作品,题为《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和追求,强调了研读和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不仅仅是口头朗诵,更重要的是深入内心去理解("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通过饮酒可以陶冶性情,诗歌则能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志向。诗人以曾点为例,表示自己也有相同的志趣,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行("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整首诗体现了陆九渊倡导的内心修养和实践哲学。

收录诗词(29)

陆九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 生卒年:117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杨廷秀送行

学粗知方耻为人,敢崇凶貌蚀诚真。

义难阿世非忘世,智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君诗正似清风快,及我征帆故起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黄司业喜雪

畴昔诗囊未破悭,琼瑰益自倍枵然。

才华甘落诸公后,诚实徒居野老前。

腊雪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

从今长作丰登瑞,廪庾家家赡九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杨园四题(其四)

直从平地矗崔嵬,南向群山斗次来。

尽此半春留客醉,莫愁一日不花开。

水从绿野前头绕,竹向芳菲缺处栽。

目送断鸿天外去,问它更是几时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挽张正应

海门昼夜吼奔雷,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输君留宿两宫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