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隔暑蘋洲近,迎凉欲泛舟。
荣从宪府至,喜会夕郎游。
气夺沧浪色,风欺汗漫流。
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即将过去,秋风初至的景象。诗人在白蘋洲(白蒺藜洲)上,感受着即将到来的凉意,准备泛舟欢聚。"荣从宪府至"表明此次聚会是因公务完毕而得以实现的喜悦时刻。"气夺沧浪色"写出了夏日晚风的清新和水面的波光粼粼,"风欺汗漫流"则形象地描绘了秋风轻拂过脸庞,令汗水随之散去。
诗人通过"谁言三伏夜,独此月前秋"表达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反思,通常认为三伏(夏季最热的时候)是没有凉意可言的,但诗中却捕捉到了那一丝难得的秋意。这样的写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期待新秋到来的心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凉爽气候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一首颇具意趣的夏末怀秋之作。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
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蘤雷飞洒幅巾。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
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
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
證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芽。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
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