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證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
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酬别襄阳诗僧少微》。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文学传统的自豪和追求。
“證心何有梦”一句,诗人通过否定“证心”的方式,表明内心深处并无所谓的迷茫梦想,暗示自己清醒而坚定的艺术追求。紧接着,“示说梦归频”则是对这种清醒追求的具体展现,即不断地向往和探索文学的深邃。
“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尊重与学习。其中,“赍”字有带领、承载之意,意味着诗人在文学创作中融汇了秦朝以降的文化精髓;“学楚人”则明确指出对楚辞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接下来的“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两句,以鲜活生动的景象描绘诗人的艺术世界。兰花与柳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文学创作中生命力和希望的象征。
最后,“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浮云”,意味着即使在离别之后,也能通过心灵的交流与朋友保持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
不详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芽。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
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
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思。
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
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
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
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
知君高隐占贤星,卷叶时时注佛经。
姓被名公题旧里,诗将丽句号新亭。
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泉护触瓶。
我有主人江太守,如何相伴住禅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