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六)

吴侬看镜约梳头,野老壶浆洁早秋。

小队谁教投刃去,胡兵翻为倒戈愁。

争言残羯同江鼠,忍见遗黎逐海鸥。

京口偏师初破竹,荡船木柿下苏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战乱背景下的一幕,充满了悲壮与无奈的情感。首句“吴侬看镜约梳头,野老壶浆洁早秋”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和平时期百姓的生活场景,女子对镜梳妆,老人准备着迎接秋天的到来,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小队谁教投刃去,胡兵翻为倒戈愁”两句,笔锋一转,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暗示着原本平静的生活因战事而被打破,士兵们被迫投入战斗,面对敌军时内心的恐惧与挣扎。

“争言残羯同江鼠,忍见遗黎逐海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将敌人比作凶恶的江鼠,以及百姓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如同追逐海鸥般无家可归,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最后,“京口偏师初破竹,荡船木柿下苏州”则描绘了战场上的胜利景象,虽然这胜利背后是无数生灵涂炭,但仍然给人以希望,象征着正义与勇气最终会战胜邪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的不同场景,展现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中无辜受害者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七)

十载倾心一旅功,御枪原庙梦魂中。

每思撒豆添营垒,更欲吹毛布雨风。

淮水气连天汉白,钟离云棒帝车红。

南宫图颂丹铅在,辜负秋窗老秃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八)

艰难恢复势逶迤,蚁穴何当溃泽陂。

驼马已临迤北路,炮车犹护向南枝。

雷惊犀象牙方长,雨送蛟龙宅屡移。

最喜伏波能整旅,封侯印佩许双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一)

负戴相携守故林,翻经问织意萧森。

疏疏竹叶情窗雨,落落梧桐小院阴。

白露园林中夜泪,青灯梵呗六时心。

怜君应是齐梁女,乐府偏能赋藁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二)

丹黄狼藉鬓丝斜,廿载间关历岁华。

取次铁围同穴道,几曾银浦共仙槎。

吹残别鹤三声角,迸散栖乌半夜笳。

错记穷秋是春尽,漫天离恨搅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