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七)

十载倾心一旅功,御枪原庙梦魂中。

每思撒豆添营垒,更欲吹毛布雨风。

淮水气连天汉白,钟离云棒帝车红。

南宫图颂丹铅在,辜负秋窗老秃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所作的《后秋兴八首》中的第七首,创作于八月初二日闻警之时。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十载倾心一旅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努力与奋斗的回顾,以及对这一旅程成就的感慨。接着,“御枪原庙梦魂中”一句,运用了梦境的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宏大背景相融合,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安危的担忧。

“每思撒豆添营垒,更欲吹毛布雨风。”这两句通过军事行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防御和治理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理想化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智慧和策略来保护国家,抵御外敌。

“淮水气连天汉白,钟离云棒帝车红。”这里使用了自然景观的描绘,将淮水与天汉(银河)相连,以钟离(地名)的云棒和帝车(帝王出行的车驾)的红色,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象征着国家的辉煌与荣耀。

最后,“南宫图颂丹铅在,辜负秋窗老秃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发挥应有作用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年华已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诗人自比为“老秃翁”,形象地描绘出自己面对国家困境时的无力感和内心的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责任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个人情感表达的作品。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八)

艰难恢复势逶迤,蚁穴何当溃泽陂。

驼马已临迤北路,炮车犹护向南枝。

雷惊犀象牙方长,雨送蛟龙宅屡移。

最喜伏波能整旅,封侯印佩许双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一)

负戴相携守故林,翻经问织意萧森。

疏疏竹叶情窗雨,落落梧桐小院阴。

白露园林中夜泪,青灯梵呗六时心。

怜君应是齐梁女,乐府偏能赋藁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二)

丹黄狼藉鬓丝斜,廿载间关历岁华。

取次铁围同穴道,几曾银浦共仙槎。

吹残别鹤三声角,迸散栖乌半夜笳。

错记穷秋是春尽,漫天离恨搅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三)

北斗垣墙暗赤晖,谁占朱鸟一星微?

破除服珥装罗汉,减损齑盐饷佽飞。

娘子绣旗营垒倒,将军铁槊鼓音违。

须眉男子皆臣子,秦越何人视瘠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