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二)

丹黄狼藉鬓丝斜,廿载间关历岁华。

取次铁围同穴道,几曾银浦共仙槎。

吹残别鹤三声角,迸散栖乌半夜笳。

错记穷秋是春尽,漫天离恨搅杨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钱谦益在明末清初动荡岁月中的感慨与心境。首句“丹黄狼藉鬓丝斜”以斑驳的书籍和鬓发的斑白,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沧桑。接着,“廿载间关历岁华”则点明了他在这二十载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与变迁。

“取次铁围同穴道,几曾银浦共仙槎。”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在铁围山中寻找共同穴道的旅人,以及在银河上与仙人共乘木筏的神话人物,表达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共鸣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命运的孤独与挣扎。

“吹残别鹤三声角,迸散栖乌半夜笳。”这里通过“别鹤”、“栖乌”的哀鸣,以及“三声角”、“半夜笳”的悲凉,渲染了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与友人的深情告别。

“错记穷秋是春尽,漫天离恨搅杨花。”最后两句,诗人误将深秋当作春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相聚短暂的感慨。离别的愁绪如同漫天飞舞的杨花,四处飘散,难以捕捉,生动地描绘了离别之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65)

钱谦益(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蒙叟。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字:受之
  • 号:牧斋
  • 籍贯:东涧老
  • 生卒年:1582—1664

相关古诗词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三)

北斗垣墙暗赤晖,谁占朱鸟一星微?

破除服珥装罗汉,减损齑盐饷佽飞。

娘子绣旗营垒倒,将军铁槊鼓音违。

须眉男子皆臣子,秦越何人视瘠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四)

闺阁心悬海宇棋,每于方罫系欢悲。

乍传南国长驱日,正是西窗对局时。

漏点稀忧兵势老,灯花落笑子声迟。

还期共复金山谱,桴鼓亲提慰我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五)

水击风抟山外山,前期语尽一杯间。

五更噩梦飞金镜,千叠愁心锁玉关。

人以苍蝇污白璧,天将市虎试朱颜。

衣朱曳绮留都女,羞杀当年翟茀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其六)

归心共折大刀头,别泪阑干誓九秋。

皮骨久判犹贳死,容颜减尽但余愁。

摩天肯悔双黄鹄,贴水翻输两白鸥。

更有闲情搅肠肚,为余轮指算神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