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不会因为缺损而改变它的辉光,宝剑不会因为折断而改变它刚硬的本质。
月亮缺了它的辉光很容易会盈满,宝剑折断经过重铸会再次复原。
世俗的势力可以压倒山岳,却难以折服志士的心志。
男儿自有持定的操守,可以被杀却不可以苟且安生。

注释

古意:与“报古”、“怀古”之意相近。
月缺魄(pò)易满,剑折铸(zhù)复良。
势利:权势名利。
守:节操。
苟:随便,得过且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意》,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坚韧不屈的人格精神。前两句“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运用了月圆月缺和剑断剑直的自然现象,象征着即使面临困境,人的品质和节操也应该如同明月和宝剑一样,保持其本质的光辉和硬度。接下来,“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进一步强调了事物虽有变化,但内在的力量和修复能力犹在。

后两句“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则揭示了面对权势和利益的压力,真正的志士之魂不会轻易屈服,他们的气节坚如磐石。最后两句“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掷地有声,表达了男儿应有的坚守原则,宁死也不妥协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月与剑的意象,赞扬了高尚人格和坚定信念,体现了梅尧臣对于道德勇气和人格独立的崇尚。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史氏南轩

庭中碧石盎,上结三重山。

飞光入酒杯,舞翠生髻鬟。

竹林眠黄獐,莎径欠白鹇。

主人无倦情,窗户不须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史尉还乌程

与君去年别,君来竟悲喜。

乘马夜访君,备陈昔行李。

五月辞吴中,六月渡扬子。

七月行丧妻,是月子又死。

买棺无橐金,助贷赖知己。

娇儿昼夜啼,幼女饮食止。

行路况炎蒸,悲哀满心耳。

青铜不忍照,憔悴邻于鬼。

八月至都下,少长疾未已。

一婢复嗑然,老媪几不起。

君门日预朝,仆乘贫可耻。

十月补王畿,受代隔岁纪。

闭门陋巷中,闷默阅书史。

初闻君至之,如见湖山美。

今闻君复还,为我谢云水。

故交傥相问,怀抱今如此。

岂乏南飞雁,岂无东下鲤。

自同嵇康懒,作书愁把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汎波衔舳舻。

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

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西都。

是时豪快不顾俗,留守赠榼少尹俱。

高吟持去拥鼻学,雅阕付唱纤腰姝。

山东腐儒漫侧目,洛下才子争归趋。

自兹离散二十载,不复更有一日娱。

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孟夏景苦长,与子舟中饮。

酒行三四巡,病呕聊就寝。

仲氏又发霍,洞下忽焉甚。

汤剂不能胜,闷绝口已噤。

我呕虽未平,惊走岂遑枕。

叫号使呼医,子怪亦莫谂。

遽白何至斯,葛巾推小品。

且尤食物间,膻腥失调饪。

所饷惟猪鸡,况此乏箘蕈。

以子独无恙,未必因滑沈。

稍觉阳脉回,慄肤犹瘆瘆。

傥其遂不起,孰肯谓素禀。

吾乡千里遥,幸免成贝锦。

形式: 古风 押[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