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伞峰书堂

伊人高步接夔龙,旧隐荒凉石伞峰。

莘野躬耕闻往事,傅岩代筑见遗踪。

草茅岂合掩崇业,竹帛终能纪茂庸。

朝暮油云肤寸合,何妨霖雨遍三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那女子步履轻盈如接神龙,曾在荒凉的石伞峰隐居。
在莘野之地亲身耕作,她听闻过往的故事,傅岩筑屋的遗迹也见证了她的事迹。
怎能让平凡的草屋掩盖她的伟大事业,她的功绩必将载入史册。
无论朝夕,她的美德如同乌云聚合,愿她的恩泽普降于农事万物。

注释

伊人:指代那名女子。
高步:轻盈的步伐。
接:连接、比喻超越。
夔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尊贵。
旧隐:过去的隐居地。
荒凉:人迹罕至,冷清。
石伞峰:地名,可能暗示其环境特点。
莘野:古地名,与耕种有关。
躬耕:亲自耕作。
往事:过去的事情。
傅岩:地名,可能有历史典故。
崇业:伟大的事业。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借指史书。
茂庸:卓越的才能和贡献。
朝暮:早晚。
油云:比喻聚集的美德。
肤寸合:形容极小的聚合。
何妨:不妨碍,表示鼓励。
霖雨:连绵大雨,常用来比喻恩泽。
三农:泛指农业,古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产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尚的人物,其步履如夔龙般威仪,曾隐居在荒凉的石伞峰。诗人追忆起此地昔日的耕读生活,提及莘野躬耕的典故和傅岩代筑的历史遗迹,暗示了主人公的贤能与勤勉。诗人感慨,尽管身居简陋茅舍,但其崇高的事业不应被掩盖,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期待着朝夕间的微小努力如同乌云聚合,最终能带来普济众生的甘霖,泽被农业。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寓含了深厚的儒家精神。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龙图范给事以禫服向除修治茔域就山筑室因尔书怀俾无择继和谨次用其韵

采采陔兰负养亲,几思定省泣晨昏。

三年已毕先王制,画日将承圣主恩。

名遂自同周柱史,谏违谁记鲁臧孙。

考槃在涧虽云乐,祗恐泥书到远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年杨兄作尉僰道兼领勾稽之作赋七言四韵诗以送之

县城荒僻民居少,吏事全稀似隐沦。

且喜桑郊接乡树,莫嗟蓝绶染京尘。

鸾姿岂合淹仇览,仙骨应难滞子真。

好在公馀频寄问,我方江上学垂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十)

吏隐宜春郡,素飧诚有馀。

政声惭遂霸,文藻谢严徐。

使节分铜虎,仙庐秘石渠。

君恩殊未报,不敢赋归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其九)

吏隐宜春郡,穷能懒更占。

矜名遭巧谮,晦迹喜深潜。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

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

形式: 古风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