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陈夫子(其二)

去矣君何速,闻之我重悲。

席尘埋古鼎,书蠹入新诗。

鸿雁嗟安仰,枌揄痛莫追。

木瓜惭未报,临纸涕涟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你离去为何如此匆忙,听到这个消息让我深感悲伤。
宴席上的尘土覆盖了古老的宝鼎,书籍蛀虫侵蚀了新的诗篇。
感叹鸿雁飞翔,只能空自羡慕它们的自由,对于过去的美好再也无法挽回。
面对木瓜,我感到惭愧,因为还未报答你的恩情,写下这些字时,泪水涟涟。

注释

去矣:离去。
君:你。
何速:为何如此匆忙。
闻之:听到这个消息。
我:我。
重悲:深感悲伤。
席尘:宴席上的尘土。
古鼎:古老的宝鼎。
书蠹:书籍蛀虫。
新诗:新的诗篇。
鸿雁:鸿雁。
嗟:感叹。
安仰:飞翔的自由。
枌揄:过去的美好。
木瓜:木瓜(古人以木瓜表达感谢之情)。
惭未报:感到惭愧,还未报答。
临纸:面对纸张(指书写)。
涕涟洏:泪水涟涟。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哀伤之情。首句“去矣君何速”表达了时间流逝迅速,亲朋好友离去的不舍之情。"闻之我重悲"则是说每当听到这类消息,都会引起深深的哀痛。

接下来的"席尘埋古鼎,书蠹入新诗"通过对过往遗迹和文化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湮灭。"鸿雁嗟安仰,枌揄痛莫追"中的“鸿雁”指的是大雁,比喻着离别之情,而“枌揄”则是形容心痛难以追述。

最后两句"木瓜惭未报,临纸涕涟洏"中,“木瓜”可能象征着某种承诺或期待,而“临纸涕涟洏”则展示了诗人在书写时哀伤到无法控制眼泪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友情、文化遗产等主题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怀旧之情和不可挽回的哀愁。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哀周然明

三荐渠能老一儒,班超投笔好从吾。

功名到手身先死,诗礼传家道不孤。

千里新封从马鬣,百年馀庆萃鹓雏。

西风哀挽桐川上,傥有青刍致奠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哀徐朝义恭人潘氏(其二)

城见三千岁,人终八十春。

从夫安乐近,拜佛率陀新。

婉娈书彤管,凄凉叹棘薪。

中郎有贤子,遗泽擢平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哀徐朝义恭人潘氏(其一)

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

雨添南涧藻,风偃北堂萱。

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

善哉摩顶记,归奉大慈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宣城驿中送建康倅赵纯中

芍药飘零雨洗春,江城柳色静无尘。

扁舟未果寻归路,小驿那堪送故人。

万里云天心共远,一龛灯火话相亲。

因风无惜沾馀馥,我亦贫儿望富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