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连双河送之归湖南

罗浮四百共幽寻,清籁曾将俗耳针。

抱朴久无仙吏迹,授书徒负老人心。

世间岁月驰驹隙,弦里宫商别鹤音。

莫道楚南非远道,东西流水隔高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答连双河送之归湖南》。诗中描绘了罗浮山的幽静与自然之美,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罗浮四百共幽寻,清籁曾将俗耳针”,以罗浮山的四百峰为背景,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清风细语仿佛能净化世俗的耳朵,引导人们进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精神世界。

颔联“抱朴久无仙吏迹,授书徒负老人心”,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怀念。抱朴,即保持淳朴的本性;仙吏,指传说中的仙人;老人心,象征着智慧与经验。这两句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追忆。

颈联“世间岁月驰驹隙,弦里宫商别鹤音”,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时间的飞逝和生命的短暂。驹隙,形容时间如骏马过隙,转瞬即逝;宫商,古代音乐的五声音阶,这里指美妙的音乐;别鹤音,比喻高洁的声音或品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尾联“莫道楚南非远道,东西流水隔高深”,以楚非(地名)为喻,强调距离并非隔绝心灵的障碍。东西流水,象征沟通与联系。这两句寄寓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精神交流的珍视,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心灵的连接依然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珍视。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韵送陆蓬叟

比肩千里未云赊,野寺扁舟送落霞。

无计留君归亦得,天南谁是鲁朱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沈山隐入都

黄梅雨势淹徂夏,宝剑云生光四射。

将军自起拂拭之,手握双龙舞中夜。

虎头燕颔立可飞,南中留滞将何依。

看君才气固落落,一日百万真能挥。

当筵谈笑既无敌,下笔千言才顷刻。

只今海内总升平,遥徼不妨还草檄。

封侯前代几书生,万里风云自此行。

探穴旧传班定远,留屯还纪赵营平。

形式: 古风

同林沂泽家贞其引眉诸子偶泊万竹洲即事

白首希闲日,青尊共此航。

一洲风绕竹,三宿月联床。

剡棹非乘兴,仙舟异众望。

无端成去住,人世亦何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姚龙友鹾司

清风空满越城阴,莫遂三年告养心。

屡赋白华归未得,一行风木恨何深。

布帆无恙南江水,班马长嘶北塞音。

闻说旧乡今作郡,大材宁许久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