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山隐入都

黄梅雨势淹徂夏,宝剑云生光四射。

将军自起拂拭之,手握双龙舞中夜。

虎头燕颔立可飞,南中留滞将何依。

看君才气固落落,一日百万真能挥。

当筵谈笑既无敌,下笔千言才顷刻。

只今海内总升平,遥徼不妨还草檄。

封侯前代几书生,万里风云自此行。

探穴旧传班定远,留屯还纪赵营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送沈山隐入都》。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沈山隐即将赴京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才华与未来的期许。

首句“黄梅雨势淹徂夏”,以江南梅雨季节的景象开篇,暗示离别的季节,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宝剑云生光四射”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沈山隐比作一把光芒四射的宝剑,预示着他即将踏上充满光彩的人生旅程。

“将军自起拂拭之,手握双龙舞中夜”两句,进一步描绘沈山隐的英勇与才华,仿佛他是一位能够舞动双龙的将军,夜以继日地施展着自己的才能。这里不仅赞扬了沈山隐的军事才能,也暗喻其文采斐然,如同舞动的双龙一般,光彩夺目。

“虎头燕颔立可飞,南中留滞将何依”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赞美沈山隐的外貌英武,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来在南方滞留时的关切和担忧。然而,紧接着的“看君才气固落落,一日百万真能挥”两句,又转而肯定沈山隐的才气,相信他能够应对任何挑战,挥洒自如。

“当筵谈笑既无敌,下笔千言才顷刻”两句,进一步强调沈山隐的口才与文笔之佳,无论是宴会上的谈笑风生,还是即兴创作的千言文章,都能轻松驾驭,无人能敌。

“只今海内总升平,遥徼不妨还草檄”两句,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安定的感慨,同时也鼓励沈山隐即使身处远方,也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撰写檄文,维护正义。

“封侯前代几书生,万里风云自此行”两句,引用历史典故,激励沈山隐像古代那些封侯的书生一样,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间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探穴旧传班定远,留屯还纪赵营平”两句,再次引用历史人物班定远和赵营平的事迹,进一步鼓励沈山隐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才华的赞美与期许,同时融入了对时代背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同林沂泽家贞其引眉诸子偶泊万竹洲即事

白首希闲日,青尊共此航。

一洲风绕竹,三宿月联床。

剡棹非乘兴,仙舟异众望。

无端成去住,人世亦何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姚龙友鹾司

清风空满越城阴,莫遂三年告养心。

屡赋白华归未得,一行风木恨何深。

布帆无恙南江水,班马长嘶北塞音。

闻说旧乡今作郡,大材宁许久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毛会侯小影

文章传宇内,早已见须眉。

岂谓丹青里,居然白雪滋。

风云行逸足,山泽想闲仪。

莫叹成樗散,千秋乃在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郑珠江还都二首(其一)

岭头秋始至,江上叶先飞。

送子如流水,朝宗是所归。

中途迎驿吏,到日换寒衣。

积雪金门外,吟诗亦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