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绍隆池上对月》,描绘了夜晚在绍隆池边欣赏月色的场景。首句“野月来何处”,以问句开篇,引发读者对月光来源的好奇,暗示月色的神秘与宁静。接着,“东池柳影深”描绘出月光洒在东池边,柳树投下的深深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微生水风力,稍散暝云阴”进一步描绘了月光穿透云层的过程,水风轻轻吹动,云雾略散,使得月光得以更清晰地照耀水面,展现自然的动态美。诗人通过“冷极萤沈草,明多鹊动林”两句,借萤火虫沉入草丛和喜鹊在树林间活动,生动地描绘了月夜下的生物活动,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欲知清绝兴,不寐有孤吟”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月夜美景中的心境,他被这清幽绝美的景色所吸引,以至于夜不能寐,独自吟唱,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内心的孤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