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河间道中再咏前题(其三)鸣犊河》,虽未直接引用典故,却蕴含深意。首句“梦帝埋符胥怪诞”,以梦境开篇,暗示某种超乎寻常的奇事或异象,引人遐想。次句“岂堪王道辅宣尼”则转而探讨道德与王道的关系,提及孔子(宣尼),暗含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临河不济原天命”,进一步阐述了面对困难或不可抗力时,应顺从天命,而非强行干预。最后一句“鸣犊名因藉以垂”,则以“鸣犊”这一地名的由来,强调了历史传承与命名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对于后世的启示和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探讨了道德、王道、自然法则与历史传承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