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德老(其一)

夜投破戒远公家,醉墨成章点不加。

堪笑颍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访僧侣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访客与被访者的互动,以及诗人对这一场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夜投破戒远公家”,描绘了诗人夜晚造访一位僧侣之家的情景。“破戒”一词,既指僧侣违反了佛教的清规戒律,也暗含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一种理解或宽容,或许是对传统束缚的某种超越。这句诗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反传统的氛围。

次句“醉墨成章点不加”,描述了诗人创作的状态。这里的“醉墨”不仅指酒后的笔墨,更象征着灵感的涌现和情感的释放。诗句中的“成章”意味着作品的完成,“点不加”则强调了作品的完美无瑕,仿佛是自然流淌而出,无需修改。这反映了诗人创作时的自信与流畅,同时也暗示了他与僧侣之间可能存在的精神共鸣。

后两句“堪笑颍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则以对比的手法,将听琴者与演奏者进行了形象的比喻。这里“颍师”可能是诗人的自指,也可能是对僧侣的称呼,而“听琴人”则是指诗人自己。通过“听琴人似听琵琶”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身感受的反思,即在欣赏音乐时,自己的内心体验仿佛被误解,如同听琵琶而非真正的琴声。这种自我意识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感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访僧侣的经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描绘了特定情境下的个人行为,还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乃至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访德老(其二)

一朝不饮柰愁何,月下敲门载酒过。

佳句晓风杨柳岸,醉时吟了醒时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老杜醉归图

花下骑驴不踏泥,花閒醉后复何之。

慇勤骥子扶归去,明日重来别有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保汉公庙

仓惶刘氏未能安,跋扈将军力拔山。

若使楚人如却子,肯教义士不生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戏呈节使王子告

唤取佳人舞绣筵,醉中往往爱逃禅。

我无红袖堪娱夜,翠被薰香独自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