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汉公庙

仓惶刘氏未能安,跋扈将军力拔山。

若使楚人如却子,肯教义士不生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保汉公庙》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比刘氏政权的动荡与楚人的忠诚,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深切感慨。

首句“仓惶刘氏未能安”,描绘了刘氏政权在面对内外压力时的慌乱与不安,暗示了其统治的不稳定和危机四伏的状态。接着,“跋扈将军力拔山”一句,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强势、专横的将军,以其强大的力量试图改变局势,但并未能稳定局面,反而可能加剧了混乱。

“若使楚人如却子”中,“楚人”象征着忠诚与勇敢,而“却子”则代表了楚国的勇士却淹,他以一己之力对抗强敌,展现了极高的勇气和忠诚。此句通过假设,表达了如果那些忠诚之士都能像却子那样英勇无畏,那么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够保护国家和人民,实现和平与安定。

最后一句“肯教义士不生还”,强调了忠诚之士的价值和牺牲的意义。这句话意味着,如果那些秉持正义、勇敢无畏的人们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那么他们就不会在为国家和正义奋斗的过程中无辜牺牲。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致敬,也是对所有为了理想和正义而奋斗者的崇高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对比与想象,深刻探讨了忠诚、勇气与正义的主题,表达了对忠义之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戏呈节使王子告

唤取佳人舞绣筵,醉中往往爱逃禅。

我无红袖堪娱夜,翠被薰香独自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戏北台孙讲师仲远

何处闲田不可耕,山头烽火水边营。

道人高卧云千顷,留取南台与鹤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元夜与泰禅洛阳观灯

行歌声里落梅风,烁烁华灯万盏红。

何似吾师方寸地,一轮明月小参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历阳侯

韩生去世冠军废,独望楚强心亦劳。

谩向鸿门撞玉斗,岂知鹿死在金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