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上作

江畔百尺楼,楼前千里道。

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

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

及兹多事日,尤觉闲人好。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江边有一座百尺高楼,楼前是绵延千里的道路。
登高远望那平坦辽阔的远方,足以让人舒展胸怀。
驿站路上使者匆忙来往,边关士兵紧张地操练防守。
在这多事之秋,更觉得闲人的生活美好。
我已过不惑之年,退休确实不算早。
从现在起拂去尘世的烦扰,回归山林并不算老。

注释

江畔:江边。
百尺楼:很高的一座楼。
千里道:很长的道路。
凭高:登高。
望平远:眺望远方的平原。
平远:平坦遥远的地方。
亦足:也足够。
舒怀抱:舒展心胸,释放情感。
驿路:古代传递公文、信件的驿站的道路。
使憧憧:使者来往频繁。
关防:边关防守。
兵草草:士兵行动匆忙。
及兹:到了这个时候。
多事日:多事之秋,指动荡不安的时期。
尤觉:尤其觉得。
闲人:闲适无事的人。
我年过不惑:我已经过了四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的代称。
休退:退休。
诚非早:确实不早。
从此:从现在开始。
拂尘衣:抖落世俗的尘埃,比喻摆脱世俗事务。
归山未为老:回到山林中生活不算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站在江边的一座百尺高楼上,眺望着楼前的千里长道,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广阔天地的畅快。"凭高望平远,亦足舒怀抱"一句,既写出了诗人胸襟开阔、视野宽广,也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

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非完全隔绝于世事之外。"驿路使憧憧,关防兵草草"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外界动乱的了解和担忧,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打扰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切,只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闲适生活,尤其在多事之秋,更觉得闲适无为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从此拂尘衣,归山未为老"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态度。他自信地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迷失方向;他也坚定地宣告,即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而这种决定并非迫于无奈,反倒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归山未为老"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对年龄和生命意义理解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梦上山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

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

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

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

始知形神内,形病神无疾。

形神两是幻,梦寐俱非实。

昼行虽蹇涩,夜步颇安逸。

昼夜既平分,其间何得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

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

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

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

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

还指西院花,仍开北亭酒。

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

神合俄顷间,神离欠伸后。

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

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

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梦仙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軿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形式: 古风

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昨夜梦梦得,初觉思踟蹰。

忽忘来汝郡,犹疑在吴都。

吴都三千里,汝郡二百馀。

非梦亦不见,近与远何殊。

尚能齐近远,焉用论荣枯。

但问寝与食,近日两何如。

病后能吟否,春来曾醉无。

楼台与风景,汝又何如苏。

相思一相报,勿复慵为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