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其一)

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

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

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

跛鳖亦复笑,缩首甘自卑。

何必参漆园,物理本自齐。

槟榔可消谷,志士常苦饥。

穆之万人雄,犹不免此讥。

我懦更多病,区区欲何为。

钟鼎不可倖,藜藿分所宜。

安能如黄蜂,为人填蜜脾。

清白傥少污,后人何所贻。

初学悔大谬,篆刻工文辞。

年来厌酸咸,淡爱陶潜诗。

爱诗固自佳,其如未忘机。

回头四十年,言动俱成非。

谁能逐世利,日久常规规。

惟当种溪田,与子常相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元的《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道德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首先,“蓍龟不须问,我命只自知”,诗人认为人生的命运无需占卜或他人指点,自己应当明了并承担。这体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自信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接着,“多生堕宿业,世网缠绵之”,诗人认识到自己可能因前世的业力而陷入世俗的束缚中,暗示了对因果报应和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

“骅骝受羁衔,大笑跛鳖迟”两句,通过骏马和跛鳖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快与慢的不同看法。诗人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何必参漆园,物理本自齐”,诗人引用庄子的故事,强调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并提出不必过分追求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槟榔可消谷,志士常苦饥”,诗人以槟榔的食用功能比喻志士虽有远大理想,却常常遭遇物质上的匮乏,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穆之万人雄,犹不免此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穆之的例子,进一步强调即使在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也难以避免社会的批评,体现了对人性弱点的洞察。

“我懦更多病,区区欲何为”,诗人承认自己的软弱和疾病,表达了对自我能力的谦逊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

“钟鼎不可倖,藜藿分所宜”,诗人认为富贵并非轻易可得,贫贱也是命中注定,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态度。

“安能如黄蜂,为人填蜜脾”,诗人以黄蜂比喻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我价值的行为,表达了对保持个人独立性和真实性的坚持。

“清白傥少污,后人何所贻”,诗人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保持清白,为后人留下正面的影响,体现了对道德传承的重视。

“回头四十年,言动俱成非”,诗人回顾过去四十年,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偏离了初心,表达了对自我反省的渴望。

“谁能逐世利,日久常规规”,诗人质疑是否有人能在漫长的时间里始终追逐世俗的利益而不迷失自我,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惟当种溪田,与子常相期”,诗人最后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对友情和共同价值观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社会关系、道德选择、文学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见解。

收录诗词(37)

赵元(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宜禄。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

  • 字:宜之
  • 号:愚轩居士
  • 籍贯:定襄

相关古诗词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其二)

窗扉有生意,山间春到时。

长安冠盖尘,游哉不如兹。

西畴将有事,老农真吾师。

不见元鲁山,梦寐役所思。

遗山乃其后,僻处政坐诗。

时复一相过,照眼珊瑚枝。

奇书多携来,为子卧听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其三)

少从白衫游,气与山峥嵘。

一念堕文字,肠腹期拄撑。

多机天所灾,室暗灯不荧。

拈书枕头睡,鼻息春雷鸣。

泰山与鸿毛,何者为重轻。

蹄泓与渤澥,谁能较亏盈。

如能平其心,一切当自平。

形式: 古风

书怀继元弟裕之韵四首(其四)

嵩箕有奇姿,出云何悠然。

云山足佳处,留客今几年。

有子罢读书,求种山间田。

栗里愧渊明,香山惭乐天。

二老已古人,相望云泥悬。

得酒邀月来,对影空自怜。

摄衣欲起舞,稚子不须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喜霁

片段溪云破,纵横野水淙。

人閒泥塞路,蝇动日烘窗。

绕壁苔痕满,侵阶树影双。

还思酿新黍,瓮面挹秋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