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和后村喜大渊至二首(其一)》。诗中以幽默的口吻描绘了一位诗人指导弟子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学交流的场景。
首联“可笑儿痴觅句忙,先生善诱许升堂”以“痴觅句”形容弟子们在寻找诗句时的执着与努力,而“善诱”则赞美了先生的教导方法,使得弟子们能够登堂入室,提升自己的诗歌造诣。
颔联“未应得髓能如可,敢道言诗亦与商”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理解与追求,认为只有深入理解诗歌的精髓,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讨论上。
颈联“笔落更夸风雨疾,袖回犹射斗牛光”通过“风雨疾”和“斗牛光”的比喻,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时的激情与才华,以及作品完成后流露出的光芒。
尾联“句中有眼容参取,肯靳涪翁古印章”则进一步强调了诗歌中的细节与深意,鼓励读者深入品味,同时表达了对前辈大师作品的尊重与欣赏,暗示着愿意学习并传承前辈的智慧与技艺。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歌创作的艰辛与乐趣,也体现了师徒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精神,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