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万山以诗求诗为赋一首

闻说君家旧业儒,贪游到处曳长裾。

学青乌子通砂法,傍紫阳翁故里居。

吟苦虽无堪煮字,交穷却有救贫书。

虚中融结皆真理,朱蔡犹谈可但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衷于游历和学问的君子形象,他不仅精通术数之学,还深谙儒家之道。诗中通过“学青乌子通砂法”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现了其对术数的兴趣与造诣。同时,“傍紫阳翁故里居”一句,则暗示了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厚理解与传承。

“吟苦虽无堪煮字,交穷却有救贫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创作上可能面临困境,但在交游中却能寻得解决生活困顿的书籍,体现了其在文学与生活中都能找到出路的智慧与坚韧。

最后,“虚中融结皆真理,朱蔡犹谈可但渠”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深度,认为宇宙万物、古今学说中的真理,都是可以相互融汇贯通的,即使是朱熹、蔡沈这样的大儒,也值得深入探讨与学习。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君子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宋代士人追求学问、崇尚道德、重视交流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伯厚试上庠

才华早已逼难兄,声动贤关指日听。

万卷饱看双眼碧,一篇聊换半身青。

三都赋出愁无纸,千佛名题会有经。

投老溪干吟送别,旧游回首梦炉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一)

问药虽忙吟更忙,新诗必富似龟堂。

未能载雪寻安道,恨不乘风学老商。

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无光。

疑公只欠长明颂,不用云璈共绿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二)

诗工如沈笔如任,到手篇篇玉应金。

月好岂无搔首梦,日长谁伴撚髭吟。

如今具眼师能几,何处还睛佛可寻。

来往莫嫌贫问讯,也胜空谷听跫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其一)

人间波浪胜扬澜,对镜知公有达观。

晚喜骑驴半山去,早曾立马万人看。

平头八秩身逾健,信手千诗兴未阑。

应笑溪翁耽贝叶,但寻破寺访丰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