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效颦一首

诗能妨病语情真,才大犹如富傲贫。

强作手书诚愧我,那知腹稿不劳人。

生平酷好乐何苦,集本多传续又新。

拚却此身吟送老,百骸虽在果谁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的《和效颦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深沉情感。

首句“诗能妨病语情真”,点明了诗歌创作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即使在身体不适时,也能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接着,“才大犹如富傲贫”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才华比作财富,形象地描绘出才华横溢之人即便面对贫困也能保持傲骨的形象。

“强作手书诚愧我,那知腹稿不劳人。”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过程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腹稿构思的重要性,即灵感与构思往往无需过多刻意的劳作就能涌现。

“生平酷好乐何苦,集本多传续又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诗歌传承与创新的追求。他认为,尽管生活可能充满苦楚,但音乐和诗歌的创作与传播却是他生命中的一大乐趣。

最后,“拚却此身吟送老,百骸虽在果谁亲。”诗人以决绝的态度表明自己愿意将余生献给诗歌创作,即使身体还在,但真正的亲人或许只有诗歌。这句诗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希逸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叶万山以诗求诗为赋一首

闻说君家旧业儒,贪游到处曳长裾。

学青乌子通砂法,傍紫阳翁故里居。

吟苦虽无堪煮字,交穷却有救贫书。

虚中融结皆真理,朱蔡犹谈可但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陈伯厚试上庠

才华早已逼难兄,声动贤关指日听。

万卷饱看双眼碧,一篇聊换半身青。

三都赋出愁无纸,千佛名题会有经。

投老溪干吟送别,旧游回首梦炉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一)

问药虽忙吟更忙,新诗必富似龟堂。

未能载雪寻安道,恨不乘风学老商。

伊昔虱心看愈大,因何牛背射无光。

疑公只欠长明颂,不用云璈共绿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其二)

诗工如沈笔如任,到手篇篇玉应金。

月好岂无搔首梦,日长谁伴撚髭吟。

如今具眼师能几,何处还睛佛可寻。

来往莫嫌贫问讯,也胜空谷听跫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