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诗十五首.自解

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

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

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房传以前世为修禅的人,王道前世或许是画师。
我也在静定中看到自己的宿命,许多生前的债务原来是诗歌的创作。
否则为何我会疯狂地吟咏,病后写的诗比没生病时还多。

注释

房传:指房玄龄,唐朝宰相,这里借指某人。
禅客:修习禅定的人。
王道:通常指君主的正道,这里指某人。
画师:画家。
定中:佛教用语,指入定的状态,即心专注于一境,达到寂静清明的状态。
宿命:前世的命运或因果。
债负:欠下的债务,这里指对诗歌的热爱和天赋。
吟咏:吟诵诗歌,指诗歌创作。
病后:生病之后。
未病时:没生病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病中诗·自解》。诗中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在生病期间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生活状态的反思与感慨。

"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通过“房传”和“王道”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世今生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己过去可能的身份与命运的一种猜想。

"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宿命(即前世今生的因果)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是对多生累积下来的“债务”的一种偿还。

最后两句 "不然何故狂吟咏,病后多于未病时。" 则是诗人在询问,如果不是为了偿还宿命中的债务,那么他为何会在生病之后更加狂热地吟咏诗歌,这种情感的爆发是否与疾病后的体验有关。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宿命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使命的一种深刻思考。白居易以其直率而深刻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独特的内省与自我解读。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病中宴坐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

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

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

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病中得樊大书

荒村破屋经年卧,寂绝无人问病身。

唯有东都樊著作,至今书信尚殷勤。

形式: 七言绝句

病假中南亭闲望

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真娘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