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宴坐

有酒病不饮,有诗慵不吟。

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

竟日悄无事,所居闲且深。

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

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静养的悠闲生活。开篇即以“有酒病不饮, 有诗慵不吟”表达了因病而不得不放弃平日的爱好,这种无奈和淡然自有一种超脱之美。

接着,“头眩罢垂钩,手痹休援琴”则形象地描绘出身体的不适和生活的停滞,其中“垂钩”和“援琴”都是精细的动作描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渴望与现实中的无奈。

第三句“竟日悄无事”,表达了诗人在病中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所居闲且深”,则是对环境的描绘,显示出一种隐逸自适的人生态度。

“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这两句,通过身体和心灵的平静来强化这种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在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的“窗户纳秋景,竹木澄夕阴”,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诗人通过窗户观察外部的自然风光,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更衬托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宴坐小池畔,清风时动襟”,则是对诗人在病中仍然能够享受自然之美的一种写照。坐在小池边,感受着清风轻拂,这是多么惬意和平静的景象。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优美,情感真挚而又含蓄,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也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一种生活智慧。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病中得樊大书

荒村破屋经年卧,寂绝无人问病身。

唯有东都樊著作,至今书信尚殷勤。

形式: 七言绝句

病假中南亭闲望

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

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

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真娘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形式: 古风

秦中吟十首(其五)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