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娘墓

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

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

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真娘的墓,在通往虎丘的路上。
未曾见过真娘镜中的容颜,只看见她墓头生长的青草。
寒霜摧毁了桃花和莲花,真娘离世时还是青春年少。
娇嫩的肌肤,柔弱的手,都无法长久,世间的美好事物难以留住。
难以留住,容易消逝,北方的花朵,南方的雪,都是如此。

注释

真娘:古代苏州的一位名妓,以其美貌与才情著称。
虎丘:苏州的一个著名景点,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镜中面:指真娘的面容,如镜中倒影般美丽。
霜摧桃李风折莲:以自然景象比喻真娘的早逝,霜打桃李,风吹莲花,象征生命的脆弱。
脂肤荑手:形容真娘肌肤细腻,手如柔夷,形容女子之美。
尤物:指非常美丽或出色的事物,这里指真娘。
销歇:消失、消散。
塞北花,江南雪:泛指各地的美景,也暗示美好的事物无论何处都难以持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逝者青春早逝的哀悼,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开篇即点明“真娘墓”与“虎丘道”,通过对比镜中面容与墓上荒草,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时光易逝的情感。

接着,“霜摧桃李风折莲”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真娘的早夭,既形象又富有诗意。紧接着,“真娘死时犹少年”直接表达了对她的哀悼之情。

“脂肤荑手不牢固”则是通过身体的脆弱来暗喻生命的易逝,而“世间尤物难留连”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指出了美好事物总是短暂易逝的宿命。

最后,“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则是在强调这一主题,通过对远方风景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世间美好不能长久相伴的无奈与感慨。这一段落既是情感的深化,也是主题的再次强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秦中吟十首(其五)不致仕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莫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形式: 古风

秦中吟十首(其八)五弦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形式: 古风

秦中吟十首(其六)立碑

勋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

但见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铭勋悉太公,叙德皆仲尼。

复以多为贵,千言直万赀。

为文彼何人,想见下笔时。

但欲愚者悦,不思贤者嗤。

岂独贤者嗤,仍传后代疑。

古石苍苔字,安知是愧词。

我闻望江县,曲令抚茕嫠。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

攀辕不得归,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秦中吟十首(其一)议婚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

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颜色非相远,贫富则有殊。

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见人不敛手,娇痴二八初。

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绿窗贫家女,寂莫二十馀。

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

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蹰。

主人会良媒,置酒满玉壶。

四座且勿饮,听我歌两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

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闻君欲娶妇,娶妇意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