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声前认得,已涉廉纤。句下承当,犹为钝汉。
电光石火,尚在迟疑。点著不来,横尸万里。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静所作的偈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声前认得,已涉廉纤",意指在声音响起之前就能领悟其含义,已经触及到微妙的智慧境界。"句下承当,犹为钝汉",进一步强调即使能理解文字表面,若不能深入体会其内在,仍算不得高明之人。
"电光石火,尚在迟疑",运用比喻,形容领悟真理的速度应如电光石火般迅速,但诗人批评那些仍在犹豫不决的人。"点著不来,横尸万里",则警告那些错过时机、未能即时领悟的人,将会像横尸万里那样,空留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激励人们要迅速领悟,把握瞬间的智慧,避免因犹豫而错失良机。
不详
振法雷,击法鼓。布慈云,洒甘露。
伫看长空垂巨泽,直教四海尽丰登。
战尽今秋见太平,西风多作北风声。
不吹乌帽吹毡帽,篱下黄花笑不成。
夷途勿抛控,抛控马多失。
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
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
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
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
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
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
巉绝半岩间,髣髴见鸟迹。
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
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
向来文武才,坐筹或操笔。
种种皆可称,俯仰重叹息。
愿君宝此图,置之丹粉壁。
昔人如可作,想像壮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