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解元归岭南诗

凌霄无俗怀,摘月踰仙岭。

岭海辟贤关,清名彻宸镜。

朝上春官书,众眼纷难定。

宁为失路悲,且复慰晨省。

趋庭奉馀欢,投诗访予病。

辉光一再逢,烦襟思重整。

一旦膏车归,微霜度林景。

会少别苦新,意深言未罄。

岂不念离忧,所重从亲令。

丘陇夙所怀,展谒义斯正。

天远罗浮高,日出扶桑莹。

安得从子游,千古寻幽胜。

南望倚秋空,为子发孤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为送别中举人李解元返回岭南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岭南风土人情的向往。

首句“凌霄无俗怀,摘月踰仙岭”描绘了友人追求卓越、超越凡尘的形象,如同攀登至云霄,摘取月亮般超凡脱俗。接着“岭海辟贤关,清名彻宸镜”进一步赞美友人的名声如清泉般清澈,直达皇帝的明镜,寓意其品德高尚,声名远播。

“朝上春官书,众眼纷难定”描述了友人在科举考试中的杰出表现,使得众人难以评判其才华的高低。接下来“宁为失路悲,且复慰晨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虽遭遇困境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赞赏。

“趋庭奉馀欢,投诗访予病”写出了诗人亲自前往友人家中,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与慰问,同时通过诗歌传递思念之情。最后“南望倚秋空,为子发孤咏”则是诗人站在秋空之下,遥望南方,为友人创作了一首孤独的吟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麻正郎督饷辽东时辽东大饥

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

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

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

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

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

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

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

谋臣乏长虑,俗吏厌良图。

所贵壮士心,舍命自不渝。

勉矣复何道,忠信以为躯。

形式: 古风

阅海观图聊效白沙体为董翁寿

庄生辞楚使,犠牛诚妙喻。

雄视天地间,何物入吾趣。

陈君表汉俗,盗贼宁下吏。

岂必登要津,方能化邑里。

天地贵长存,人生各有志。

日出沧海东,君为东海士。

问君胡不试,所志良在此。

海今亦有年,览君初度篇。

问君观此海,烟云几变迁。

请自今以往,观之变桑田。

衣食满天下,麟凤游人间。

画工知此意,画此寄高筵。

我为歌此辞,云飞海上山。

形式: 古风

诰封恭人顾母挽诗

忆昔闻母贤,卢奎为我言。

相夫服山林,铅华蚤见捐。

所居何必广,取足事蘋蘩。

垂帘传一经,席地思三迁。

二子振英风,荀薛光后先。

一抚西南夷,疮痍方息肩。

一执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余亦汗漫游,执戟从周旋。

往年过其庐,贤母授我餐。

问讯北堂前,所闻诚独然。

圣主重徽音,命复凌云烟。

云何厌纨绮,白玉朝真仙。

空馀教子机,犹闻女诫篇。

好德兼怀饭,斯文倘可传。

形式: 古风

又代钱惟重挽顾母辞一章

井丹亦有言,之子在江黄。

井丹过闾时,余亦浮荆湘。

云羽各差池,未获同登堂。

忆昔顾生来,明经谒未央。

生也奉檄归,江汉空相望。

怅余未云遇,神交千里长。

去年余西归,比邻接辉光。

每怀生也进,遥知母也强。

昨日闻报书,云已游大荒。

造物茫何意,孝子心苦伤。

井丹甫作诵,清风激中肠。

因之感聚散,不独悲存亡。

如玉惭徐孺,生刍聊寄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