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总是玲珑竹,兼藏浅漫溪。
沙平深见底,石乱不成泥。
烟火遥村落,桑麻隔稻畦。
此中如有问,甘被到头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其中蕴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总是玲珑竹,兼藏浅漫溪",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竹林和蜿蜒曲折的小溪,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沙平深见底,石乱不成泥",水流轻拍沙砾之上,却不能将坚硬的石头打磨得像泥土一样,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中各物各有其质。
接着,“烟火遥村落,桑麻隔稻畦”则描绘了远处村庄升腾的炊烟与近处田间桑麻和稻谷交织的景象,这些生动的细节构建了一种宁静而自足的农村生活图景。最后,“此中如有问,甘被到头迷”表达了诗人愿意沉浸在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对于外界的一切纷扰和疑惑,都愿意用这种宁静的生活来麻醉自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
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纤干未盈把,高条才过眉。
不禁风苦动,偏受露先萎。
不分秋同尽,深嗟小便衰。
伤心落残叶,犹识合昏期。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
三声啼妇卧床上,一寸断肠埋土中。
蜩甲暗枯秋叶坠,燕雏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应与暮年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