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其二)

平世功名路甚夷,不劳谈说更骑危。

早年拭目看成赋,近日收心闻琢诗。

古锦屡开新得句,敝貂方竞苦寒时。

南还欲向春风饮,塞柳凋枯恐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太平盛世,追求功名的道路非常平坦,无需过多谈论或冒险骑行。
年轻时我就期待着才华得以展现,如今更是专心致志于诗歌创作。
如同反复打开的古锦,我不断有新的诗句涌现,尽管身处严寒时节。
我计划南归,在春风中畅饮,但北方的柳树可能已经凋零,这让我有些担忧。

注释

平世:太平盛世。
夷:平坦。
谈说:谈论。
危:危险。
早年:年轻时。
拭目:期待。
成赋:才华展现。
琢诗:创作诗歌。
古锦:古诗词。
新得句:新的诗句。
敝貂:破旧的貂皮衣(比喻艰难困苦)。
苦寒时:严寒时节。
南还:南归。
春风:春天的风。
塞柳:北方的柳树。
凋枯:凋零。
恐未知:恐怕还不知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题目为《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其二)》。诗人以平易近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功名之路的看法。他认为在太平盛世,追求功名的道路相对平坦,无需过多谈论或冒险。他回忆起年轻时才华横溢,创作赋文,如今更是专注于诗歌创作,不断挖掘新的意象和诗句。

诗人提到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仍坚持写作,如同在严寒时节穿着破旧貂皮衣,仍然努力创作。他表达了期待南归的心情,想象着春天的到来,在春风中畅饮,然而北方的塞柳可能还未从凋零中恢复,这暗示了他对故乡和温暖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语言质朴而深沉。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春日寄内

春到燕山冰亦消,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点槃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满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奚君

奚君五亩宅,封户一成田。

故垒开都邑,遗民杂汉编。

不知臣仆贱,漫喜杀生权。

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惠州

孤城千室闭重闉,苍莽平川绝四邻。

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

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舍人。

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赠右番赵侍郎

霜须顾我十年兄,朔漠陪公万里行。

骈马貂裘寒自暖,连床龟息夜无声。

同心便可忘苛礼,异类犹应服至诚。

行役虽劳思虑少,会看梨枣及春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