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其七)

颍水非汉水,亦作蒲萄绿。

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沃]韵

翻译

这颍水并非汉水,却也泛着葡萄般的翠绿。
遗憾的是没有襄阳的少年,能唱出那首《铜鞮曲》。

注释

颍水:指河流名,这里特指某条河流。
非:不是。
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之一。
亦:也。
作:呈现。
蒲萄绿:形容水色翠绿如葡萄。
恨:遗憾。
无:没有。
襄阳: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一带。
儿:少年。
令:让。
唱:演唱。
《铜鞮曲》:古代的歌曲名,可能源自民间或某个地方的传统音乐。

鉴赏

颍水非汉水,亦作蒲萄绿。恨无襄阳儿,令唱《铜鞮曲》。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才能之人的渴望。颍水清澈,与汉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是诗人眼中理想的自然景象。而“亦作蒲萄绿”则是对这种理想之地的进一步描绘,蒲萄绿色鲜明,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恨无襄阳儿”,这里的“襄阳儿”很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或有才华的人。诗人表达了对这样的人才的渴望和怀念,希望能够有人与之共鸣,共同享受美妙的艺术。

“令唱《铜鞮曲》”,《铜鞮曲》是古代的一首乐曲,这里用来代表高雅的音乐。诗人希望有才华的人能够演奏这首乐曲,以满足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和艺术的高度评价,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音乐和人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其八)

我诗虽云拙,心平声韵和。

年来烦恼尽,古井无由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悽怆惊寒温。

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形式: 古风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

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

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

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跑。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

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

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

简牍仪型在,儿童篆刻劳。

今谁主文字,公合抱旌旄。

开卷遥相忆,知音两不遭。

般斤思郢质,鲲化陋鯈濠。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

殷勤理黄菊,未遗没蓬蒿。

形式: 排律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

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

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

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从公当有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