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胡风迎马首,汉月学蛾眉。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胡地的风吹拂着马的头部,
明亮的汉月仿若女子弯弯的眉毛。

注释

胡风:指北方或西域的风,这里可能象征异域风情。
马首:马的头部,代指马匹。
汉月:指中国的月亮,代表故乡或祖国。
蛾眉:女子细长弯曲的眉毛,象征美丽和柔情。
久戍:长期戍守边疆。
人将老:人的年龄将老去。
长征:长途跋涉的征战。
马不肥:马匹因长途劳累而瘦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哀愁。"胡风迎马首,汉月学蛾眉"两句,通过对比,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工美丽相联系,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军旅生活的艰苦。"胡风"指的是来自北方草原的强劲寒风,它迎接着战马的头部,显得异常凄凉;而"汉月"则是指中国古代以河流命名的月份,这里借用它来形容眉宇间的寂寞与美好,似乎连月亮也要学习那细腻如蛾翼的眉型,以此表达士兵对远方家乡和所爱之人的思念。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边疆军旅生活中的艰辛与沧桑。"久戍"意味着长时间的守卫,而"人将老"则指代年华渐逝,岁月匆匆;"长征"是长期的征战,而"马不肥"则是对战马体态的一种描写,它们因长期的奔波劳顿而变得瘦弱。这些词句共同勾勒出一位久经沙场、身体日渐衰老却依旧驻守边疆的将士形象,以及他对远方家园和年轻时期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的描写,传达了边塞生活的孤独、艰苦以及对青春和美好的无可奈何的怀念。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

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

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

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

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

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

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

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

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

形式: 古风

田园雨后赠邻人

安排常任性,偃卧晚开户。

樵客荷蓑归,向来春山雨。

残云虹未落,返景霞初吐。

时鸟鸣村墟,新泉绕林圃。

尧年尚恬泊,邻里成太古。

室迩人遂遥,相思怨芳杜。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白石枕

琢珉胜水碧,所贵素且贞。

曾无白圭玷,不作浮磬鸣。

捧来太阳前,一片新冰清。

沈沈风宪地,待尔秋已至。

璞坚难为功,谁怨晚成器。

比德无磷缁,论交亦如此。

形式: 古风

仲春晚寻覆釜山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

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

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

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

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