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寺题震上人壁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

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

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

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

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

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

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

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

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入山谷遇雨,花朵香气引导我走向幽静小径。
寺庙周围泉水岩石众多,无论曲折多少次,都充满同样的乐趣。
山峰苍翠,树木错落有致,或近或远,或深或浅。
在尧舜还未登基的时代,这里曾被薄雾笼罩,隐匿着神秘。
得到神明的启示,我在此地思考如猛虎般占据高位的智慧。
忽然阳光普照,万物瞬间沐浴在温暖的光辉中。
梵王宫此刻开启,长老们开始分发金色的布施。
清澈的水流进入禅修之地,砀山之路通向觉醒。
常常有无心的云彩,似乎从龙的藏身处升起。
听说这里是七祖之后,佛子们继续传承教化。
溪鸟飞向智慧之灯,山蝉饱饮甘甜的露水。
我不做解开束缚的游客,怎会不懂舍筏求道的寓言。
身心已领悟空性,回归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注释

谷:山谷。
雨花:雨中的花朵。
幽步:幽静的小径。
招提:寺庙。
饶:丰富。
万转:曲折无数。
森:繁多。
碧峰:青翠的山峰。
罗:分布。
尧皇:古代君主。
登极:登基。
隐雾:隐居在雾中。
秘谶:神秘的预言。
神谋:神明的智慧。
虎踞:像老虎一样占据高位。
太阳:阳光。
临照:照射。
俄光煦:突然变得温暖。
梵王宫:佛教宫殿。
长者:长老。
金先布:金色布施。
白水:清澈的水。
禅境:禅修之地。
通觉路:觉醒之路。
无心云:无意的云。
潜龙:隐藏的龙。
七祖后:七祖的后人。
佛子:佛教徒。
调御:教化。
溪鸟:溪边的鸟。
慧灯:智慧之灯。
甘露:甘甜的露水。
解缨客:解开束缚的人。
舍筏喻:舍弃舟筏的比喻,指放弃世俗追求。
悟空:领悟空性。
归途:回归之路。
复何去:又将去哪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归义寺题震上人壁》。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开篇即以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进入山谷,遇到细雨后新生的花朵,这些花不仅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还引导着诗人的脚步走向更为幽深的地方。这两句以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拉开了全诗的序幕。

“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诗人随后描述了一处泉水与石头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这里的“万转”形容泉水蜿蜒曲折,宛如千回百转,而这所有的变化都汇聚于一种审美趣味之中。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无尽变化的欣赏与感悟。

“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诗人的视线转向背后的山峰和林木,这里的“森碧”形容山峰郁郁葱葱,而“浅深”则是对树木位置的描写,“罗古”一词不仅形容了树木的稀疏,更有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诗人借用尧舜二帝登山的典故,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崇敬之情。这两句通过古代圣君的神话故事,为景物增添了几分仙气和历史的厚重感。

“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诗人借“秘谶”一词,表达自己对自然界中隐藏着的深奥智慧的领悟,并以“因高思虎踞”隐喻自己在高处思考,以虎踞之势稳固地占据这片精神的领地。

“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天气突变,太阳突然从云隙中透射而出,一切事物都沐浴在温暖明媚的阳光之中。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瞬间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温馨氛围。

“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佛家禅境的描述。“梵王宫”指的是佛教中的净土,而“长者金先布”则可能暗示着高僧在此处修行的场景。

“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诗人将自然界与佛法结合起来,“白水”清澈透明,象征心灵之净洁;而“砀山”则可能是诗人心中通往觉悟之路的象征。

“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这两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往往无心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某些景物无心所致的欣赏态度;而“犹起潜龙处”则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深处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力量。

“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这里诗人提及了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七祖,并表达了对其后的佛法传承的尊崇之情。

“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这两句通过溪流中小鸟飞入智慧之光,以及山间蝉虫满足于甘美的露水,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与佛法智慧的和谐共生。

“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解缨”指的是解开束缚,而“舍筏”则是放下重担。这些字句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境。

“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领悟,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在这种悟到世间一切皆为空幻的情况下,对于回归之路的探寻也就显得无比重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和佛法智慧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思考。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田园雨后赠邻人

安排常任性,偃卧晚开户。

樵客荷蓑归,向来春山雨。

残云虹未落,返景霞初吐。

时鸟鸣村墟,新泉绕林圃。

尧年尚恬泊,邻里成太古。

室迩人遂遥,相思怨芳杜。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白石枕

琢珉胜水碧,所贵素且贞。

曾无白圭玷,不作浮磬鸣。

捧来太阳前,一片新冰清。

沈沈风宪地,待尔秋已至。

璞坚难为功,谁怨晚成器。

比德无磷缁,论交亦如此。

形式: 古风

仲春晚寻覆釜山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

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

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

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

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

形式: 古风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

渔舟在溪水,曾是敦夙尚。

朝霁收云物,垂纶独清旷。

寒花古岸傍,唳鹤晴沙上。

纷吾好贞逸,不远来相访。

已接方外游,仍陪郢中唱。

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

日暮浩歌还,红霞乱青嶂。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