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晚寻覆釜山

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

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

况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

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

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

交枝花色异,奇石云根浅。

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

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

形式: 古风

翻译

蝴蝶在和风中嬉戏,花瓣飘落却未觉夜晚降临。
贵族公子寻找芳草,每一步都忘了路程遥远。
更何况我深爱着青山,所到之处都充满游历的足迹。
曲折的小路必定通向中心,阴暗处阳光又会显现。
古老的河岸边新生出清泉,夕阳映照着雪山峰巅。
交错的树枝上花朵色彩各异,奇形怪石下云根依稀可见。
青翠山洞让人忘记归途,紫色灵芝似乎伸手可摘。
定会嘲笑嵇康先生,他隐居山林沉醉于美景之中。

注释

蝴蝶:昆虫,这里指蝴蝶。
和风:温暖的微风。
王孙:古代对贵族公子的称呼。
芳草:香草,象征美好。
阴晦:阴暗不明亮。
古岸:古老的河岸。
霞峰:被晚霞染红的山峰。
紫芝:传说中的仙草,紫色的灵芝。
嵇叔夜:嵇康,三国时期名士,以隐居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首句“蝴蝶弄和风,飞花不知晚”通过蝴蝶在温柔春风中嬉戏,以及漫天飞舞的花瓣无视日暮来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这里的“不知晚”隐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忽略,仿佛在这美丽的自然界中,时间已变得不那么重要。

接着,“王孙寻芳草,步步忘路远”则展现了一个贵族子弟在春天寻觅花香的画面。诗中的“王孙”通常指代才子或者贵族后裔,而这里则用以比喻诗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每一步都沉浸在赏析自然之美中,以至于忘记了行走的距离和方向。

第三句“我爱青山,涉趣皆游践”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热爱这片青山绿水,并且愿意亲自去体验探索其中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涉趣”意味着深入、探寻,而“游践”则是对自然之美的实地考察和体验。

以下几句“萦回必中路,阴晦阳复显。古岸生新泉,霞峰映雪巘。”继续描绘了山间的小径,天气变化以及山中的泉水和奇特的地貌。这些景象交织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图。

最后,“碧洞志忘归,紫芝行可搴。应嗤嵇叔夜,林卧方沈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沉情感,以及他愿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流连忘返。这里的“碧洞”、“紫芝”等景物都是寄寓着诗人的隐逸之志,而“嵇叔夜”、“林卧方沈湎”则是古代隐逸之士,通过这些意象强化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致的观察力和描绘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

渔舟在溪水,曾是敦夙尚。

朝霁收云物,垂纶独清旷。

寒花古岸傍,唳鹤晴沙上。

纷吾好贞逸,不远来相访。

已接方外游,仍陪郢中唱。

欢言尽佳酌,高兴延秋望。

日暮浩歌还,红霞乱青嶂。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

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

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

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冈象来,忽得仙灵宅。

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

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

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鍊玉液。

形式: 古风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

鹍鸡鸣早霜,秋水寒旅涉。

渔人昔邻舍,相见具舟楫。

出浦兴未尽,向山心更惬。

村落通白云,茅茨隐红叶。

东皋满时稼,归客欣复业。

形式: 古风